摘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临时价格管制的理论基础 | 第11-2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一) 非常时期 | 第11页 |
(二) 价格 | 第11-12页 |
(三) 临时价格管制 | 第12-14页 |
二、临时价格管制的特点 | 第14-16页 |
(一) 实施时期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二) 管制范围的局限性 | 第15页 |
(三) 作用的辅助性 | 第15-16页 |
(四) 期间的临时性 | 第16页 |
三、临时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 第16-20页 |
(一) 市场机制的缺陷 | 第16-18页 |
(二) 公共利益的需求 | 第18-20页 |
四、临时价格管制的负面影响 | 第20-22页 |
(一) 造成经营者权益的损害 | 第21页 |
(二) 造成市场供应的紧缺 | 第21-22页 |
(三) 造成商品的质量问题 | 第22页 |
五、应当对政府临时价格管制权力进行规范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临时价格管制法律规范与实践分析 | 第24-36页 |
一、我国临时价格管制法律规范分析 | 第24-28页 |
(一) 临时价格管制法律规范清理 | 第24-26页 |
(二) 存在问题 | 第26-28页 |
二、临时价格管制主体的权力(利)义务分析 | 第28-32页 |
(一) 行政主体及其权力、义务 | 第28-30页 |
(二) 相对人及其权利义务 | 第30-31页 |
(三) 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三、我国临时价格管制的实践分析 | 第32-36页 |
(一) 临时价格干预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二) 价格紧急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三) 存在问题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规范我国政府临时价格管制权力之设想 | 第36-50页 |
一、确立临时价格管制权力运行的法律原则 | 第36-40页 |
(一) 依法行政原则 | 第36-37页 |
(二) 比例原则 | 第37-38页 |
(三) 行政公开、公正的原则 | 第38-39页 |
(四) 审慎干预原则 | 第39页 |
(五) 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 第39-40页 |
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增强规范可操作性 | 第40-41页 |
(一) 出台《非常时期临时价格管制条例》 | 第40页 |
(二) 增补实施细则 | 第40页 |
(三) 对一些模糊用语和原则性规定进行明确界定 | 第40-41页 |
三、完善价格监测信息机制,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充足信息 | 第41-43页 |
四、优先考虑采用间接管制手段,减少对市场主体权利的直接限制 | 第43-44页 |
五、以权利制约权力——强化对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 第44-47页 |
(一) 相对人应有程序参与的权利 | 第44-46页 |
(二) 当相对人正当权益受损时应有获得补偿的权利 | 第46-47页 |
六、以权力制约权力——发挥权力机关及司法机关的监督作用 | 第47-50页 |
(一) 权力机关的监督 | 第47-48页 |
(二) 司法机关的监督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