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

基于突触可塑性异常假说的重性精神障碍易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前言第10-25页
   ·精神障碍的负担第10页
   ·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临床特点第10页
   ·重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第10-12页
   ·国内外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7页
   ·突触可塑性与重性精神障碍第17-20页
   ·内表型与重性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第20-22页
   ·本论文研究方案第22-25页
第一部分 依赖于NMDA受体LTP通路上候选基因的筛查第25-71页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第25-45页
   ·研究对象与纳入和排除标准第25-26页
   ·遗传学分析第26-38页
   ·功能学部分第38-43页
   ·统计学分析第43-45页
 第二章 结果第45-66页
   ·依赖NMDA受体LTP通路上易感基因的筛查第45-50页
   ·G72基因和PSEN2基因的验证工作第50-65页
   ·工作小结第65-66页
 第三章 讨论第66-71页
   ·选择依赖NMDA受体的LTP通路相关基因为候选基因的原因第66页
   ·G72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第66-68页
   ·PSEN2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第68-69页
   ·G72基因和PSEN2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第69-71页
第二部分 以认知功能为内表型在依赖于NMDA受体LTP通路上进行重性精神障碍易感基因的研究第71-98页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第71-78页
   ·研究对象与纳入和排除标准第71-72页
   ·认知功能评定第72-74页
   ·候选基因数量性状分析第74-76页
   ·统计学分析第76-78页
 第二章 结果第78-92页
   ·样本人口学资料描述第78页
   ·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比较第78-79页
   ·数量性状分析(QTL)第79-91页
   ·工作小结第91-92页
 第三章 讨论第92-98页
   ·为什么研究内表型?第92页
   ·为什么选择认知功能障碍?第92页
   ·认知功能结果分析第92-93页
   ·数量性状结果分析第93-98页
总结第98-99页
 1.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第98页
 2.本研究的结论第98页
 3.未来工作设想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3页
附表第113-120页
个人简历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中的多巴胺通路相关基因的多位点相互作用模式研究
下一篇:性腺切除对小鼠脑衰老和脑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作用,及FLZ抗Aβ生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