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跨国并购概述 | 第15-21页 |
(一) 跨国并购的概念 | 第15-16页 |
1.并购的概念 | 第15页 |
2.并购的分类 | 第15-16页 |
3.跨国并购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6-19页 |
2.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 | 第19-21页 |
二、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的一般动因 | 第21-26页 |
(一) 跨国并购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 第21-24页 |
1.第一次并购浪潮——横向并购 | 第21-22页 |
2.第二次并购浪潮——纵向并购 | 第22页 |
3.第三次并购浪潮——混合并购 | 第22-23页 |
4.第四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向国际化演变 | 第23页 |
5.第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进一步向国际化演变 | 第23-24页 |
(二) 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的一般动因 | 第24-26页 |
1.实现规模经济 | 第24页 |
2.合理利用全球资源 | 第24-25页 |
3.实现产业链环节的一体化 | 第25-26页 |
三、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跨国并购的动因 | 第26-34页 |
(一) 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1.制造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 | 第26页 |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 第26-27页 |
3.劳动力优势明显,技术创新不足 | 第27页 |
4.处于产业链的劣势环节 | 第27页 |
(二) 基于产业层面的动因分析 | 第27-31页 |
1.微笑曲线反映的国际分工和产业价值链 | 第28-29页 |
2.利用微笑曲线对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分析 | 第29-31页 |
(三) 基于企业层面的动因分析 | 第31-34页 |
1.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 | 第32页 |
2.企业基于产业环境的战略选择 | 第32-33页 |
3.企业抓住全球化机会的意识 | 第33-34页 |
四、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 | 第34-39页 |
(一) 为获得海外销售渠道并购产业链下游企业 | 第34-35页 |
(二) 为合理利用全球资源并购跨国公司业务 | 第35-36页 |
(三) 为获得先进技术打进新领域并购高新技术企业 | 第36-37页 |
(四) 传统制造企业为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并购海外企业 | 第37-39页 |
五、案例分析——联想并购IBM PC业务 | 第39-43页 |
(一) 并购企业的背景介绍 | 第39-40页 |
(二) 并购动因 | 第40-41页 |
1.国内市场多元化战略失败 | 第40页 |
2.双方业务的互补性 | 第40-41页 |
3.实现相对低廉的进入成本 | 第41页 |
4.看重IBM的品牌 | 第41页 |
(三) 并购结果评价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