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起源及主要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起源 | 第13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17-20页 |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0-35页 |
|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界定 | 第20-24页 |
| ·“区域”的界定 | 第20-21页 |
| ·“创新”的界定 | 第21-22页 |
| ·“系统”的界定 | 第22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 第22-24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 | 第24-26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 第26-30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与空间结构 | 第26-29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29-30页 |
| ·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 第30-35页 |
| ·国外评价研究 | 第30-32页 |
| ·国内评价研究 | 第32-35页 |
| 3.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 | 第35-44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和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的涵义 | 第35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第35-36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39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两次评价的方法与选择 | 第39-44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两次评价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一次评价方法选择 | 第41-43页 |
|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二次评价方法选择 | 第43-44页 |
| 4.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一次评价 | 第44-58页 |
|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44-45页 |
| ·DEA 方法原理 | 第45-50页 |
| ·DEA 方法建模 | 第50-54页 |
| ·综合评价模型C~2R 和技术效率评价模型C~2GS~2 的建立 | 第50-52页 |
| ·模型求解与评价结果 | 第52-54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 ·影子价格分析 | 第54-56页 |
| ·综合绩效值、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分析 | 第56-58页 |
| 5.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二次评价 | 第58-66页 |
| ·创新绩效二次评价数据的预处理 | 第58-59页 |
|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原理 | 第59-61页 |
| ·模型的求解与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 6. 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对策 | 第66-69页 |
| ·中、西部地区省份 | 第66-67页 |
| ·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省份与东北老工业基地 | 第67页 |
| ·中西部的中心城市、部分东部城市地区 | 第67-69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