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2-14页 |
缩略词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HCHO的污染、危害及防治 | 第15-16页 |
·甲基营养微生物的甲醛代谢途径 | 第16-20页 |
·甲醛氧化途径 | 第16-17页 |
·甲醛同化途径 | 第17-20页 |
·植物甲醛吸收和代谢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植物对外源HCHO的吸收 | 第20-21页 |
·植物HCHO代谢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甲酸脱氢酶概述 | 第25-28页 |
·NAD~+依赖型甲酸脱氢酶的结构特征 | 第26页 |
·NAD~+依赖型加甲酸脱氢酶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26-27页 |
·植物FDH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利用微生物治理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利用甲基营养菌的甲醛同化途径提高转基因植物甲醛代谢能力的基因工程操作 | 第29-31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矮牵牛代谢液体甲醛的机理研究 | 第33-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9页 |
·矮牵牛的培养 | 第33-35页 |
·植物吸收甲醛浓度测定 | 第35页 |
·植物代谢液体~(13)C标记实验 | 第35-36页 |
·~(13)C NMR分析 | 第36页 |
·环孢素A和肉毒碱处理矮牵牛的程序 | 第36页 |
·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丙二醛(MDA)、H_2O_2及羰基化蛋白质(PC)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37-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6页 |
·矮牵牛吸收甲醛能力的测定 | 第39-40页 |
·矮牵牛对液体H~(13)CHO的代谢谱分析 | 第40-52页 |
·矮牵牛经液体甲醛处理后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 | 第52-54页 |
·固体培养条件下矮牵牛代谢H~(13)CHO的代谢谱分析 | 第54-55页 |
·矮牵牛甲醛脱氢酶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63页 |
·液体甲醛在矮牵牛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与代谢机制 | 第56-60页 |
·液体甲醛胁迫导致矮牵牛生理水平的改变 | 第60-63页 |
第三章 矮牵牛代谢气体甲醛的机理研究 | 第63-8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3-64页 |
·矮牵牛的培养 | 第63页 |
·植物代谢气体~(13)C甲醛标记实验 | 第63-64页 |
·~(13)C NMR分析 | 第64页 |
·黑暗处理的程序 | 第64页 |
·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64页 |
·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检测 | 第64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80页 |
·矮牵牛在MS培养基上生长时对气体H~(13)CHO的代谢谱分析 | 第64-78页 |
·正常生长条件下矮牵牛经气体甲醛处理后的生理特性研究 | 第78-80页 |
·讨论 | 第80-86页 |
·气体甲醛在矮牵牛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与代谢机制 | 第80-84页 |
·气体甲醛胁迫导致矮牵牛生理水平的改变 | 第84-86页 |
第四章 提高矮牵牛甲醛代谢能力的遗传操作 | 第86-10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7-92页 |
·植物材料 | 第87页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87页 |
·农杆菌侵染法转化矮牵牛 | 第87-88页 |
·植物基因组的提取 | 第88-89页 |
·基因组PCR检测 | 第89页 |
·植物总RNA提取(Trizol提取法) | 第89-90页 |
·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90页 |
·RT-PCR | 第90-91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91页 |
·转基因矮牵牛吸收HCHO能力的检测 | 第91页 |
·植物代谢H~(13)CHO标记实验与~(13)C NMR分析 | 第91页 |
·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91页 |
·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检测 | 第91-92页 |
·结果分析 | 第92-104页 |
·PCR检测目的基因在矮牵牛中的整合情况 | 第92页 |
·目的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92-93页 |
·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93-94页 |
·转基因矮牵牛吸收甲醛能力的研究 | 第94-95页 |
·转基因矮牵牛的H~(13)CHO代谢谱 | 第95-101页 |
·转基因有矮牵牛经液体甲醛处理后的生理特性研究 | 第101-104页 |
·讨论 | 第104-10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07-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