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地上部植株形态结构模型及可视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2页
 1 虚拟现实技术第10-12页
   ·虚拟现实概念第10-11页
   ·虚拟现实主要技术第11-12页
 2 虚拟植物研究概述第12-19页
   ·虚拟植物研究的定义与特征第12-13页
   ·虚拟植物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9页
     ·植物形态结构的可视化模拟第13-17页
       ·植物地上部虚拟研究进展第13-16页
       ·植物根系可视化研究进展第16-17页
     ·植物生长过程模拟第17-19页
 3 水稻模型研究进展第19-20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32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2-37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32页
 2 资料来源第32-35页
   ·田间试验第33-34页
   ·试验数据获取第34-35页
     ·叶片第34页
     ·叶鞘第34页
     ·茎秆第34页
     ·分蘖动态第34页
     ·穗子第34-35页
     ·生物量第35页
     ·整体形态第35页
 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第35-36页
   ·建模方法第35页
   ·模型检验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第三章 水稻叶片形态模型及可视化表达第37-50页
 1 资料分析与利用第38页
 2 叶片特征分析第38-42页
   ·叶片角度动态变化规律第38-41页
     ·叶片角度随叶位变化规律第38-40页
     ·叶片角度模型构建第40-41页
   ·主茎不同叶位叶长与叶宽的关系第41-42页
 3 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研究第42-45页
   ·比叶重随叶位变化规律第43-44页
   ·模型原理第44页
   ·模型检验第44-45页
 4 分蘖与主茎同伸叶片叶长的关系第45-46页
 5 水稻叶片可视化表达第46-47页
 6 小结与讨论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第四章 基于生物量的茎秆和叶鞘形态研究第50-57页
 1 数据分析利用第50页
 2 基于生物量的主茎茎秆和叶鞘形态模拟模型第50-54页
   ·模型描述第50-53页
     ·主茎及分蘖节间长度分析第50-51页
     ·节间茎粗分析第51页
     ·主茎叶鞘长度分析第51-53页
   ·模型检验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五章 水稻穗形态结构的定量分析与模拟第57-64页
 1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57页
 2 穗结构特征及其定量关系第57-61页
   ·稻穗基本结构特征第57-58页
   ·穗结构的数量关系第58-61页
     ·二次枝梗总数的确定第58-59页
     ·一次枝梗长度的变化规律第59页
     ·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数的确定第59-60页
     ·枝梗节间长度与小枝梗长度的变化规律第60-61页
   ·穗结构定量关系的检验第6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1 本文符号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麦花后氮素养分和品质的动态模拟
下一篇:水稻矮秆包穗突变体dsp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