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跟踪系统论文

无源双极化标签式雷达目标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第12-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雷达交通检测系统第14-25页
   ·现有的交通检测技术第14-18页
     ·环型感应线圈检测技术第14-15页
     ·视频检测技术第15-16页
     ·红外线检测技术第16页
     ·雷达系统监测技术第16-18页
   ·利用标签增强雷达识别和探测能力第18-21页
     ·雷达目标识别的原理第18-19页
     ·射频识别系统第19-20页
     ·无源标签式雷达目标第20-21页
   ·影响雷达识别距离的因素第21-24页
     ·频率对雷达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环境因素对电磁波的损耗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目标的雷达散射特性第25-39页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第25-27页
     ·雷达散射截面的定义第25-26页
     ·RCS 对雷达识别距离的影响第26-27页
   ·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第27-30页
     ·电磁波的极化表征第27页
     ·极化散射矩阵第27-30页
   ·介质的电磁反射第30-33页
     ·基本原理第30-31页
     ·二次反射第31-32页
     ·反射外形第32-33页
   ·导体的电磁反射第33-35页
     ·导体散射的基本原理第33页
     ·基本金属外形的反射第33-35页
   ·实用的无源雷达反射器第35-38页
     ·三面角反射器第35-36页
     ·八面体第36-37页
     ·龙伯透镜第37-38页
     ·金属箔条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L 型振子电磁散射基础第39-48页
   ·雷达散射截面的分析方法第39-40页
   ·积分方程解法第40-44页
     ·电磁场积分方程第40-41页
     ·矩量法第41-43页
     ·混合法第43-44页
   ·L 型金属振子的积分方程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雷达标签的仿真分析第48-70页
   ·L 型振子的雷达散射特性第48-56页
     ·谐振振子的末端效应第48-50页
     ·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的等效第50-51页
     ·直角拐角的不连续性第51-52页
     ·振子谐振频率随振臂长度的变化第52-53页
     ·振子宽度对雷达截面的影响第53-54页
     ·振子的表面电流分布第54-56页
   ·增强交叉极化阵元组合方式第56-57页
   ·两种不同阵列的比较第57-60页
     ·天线阵的互耦效应第57-58页
     ·两种排列方式的阵列第58-59页
     ·两种阵列的方向图对比第59-60页
   ·标签的优化第60-66页
     ·阵元数目的选择第60-61页
     ·间距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第61-62页
     ·角度选择性的讨论第62-64页
     ·最终的标签形式第64-66页
   ·标签的实际表现性能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76页
详细摘要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网络量化系统的滤波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JPEG文件雕复技术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