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JPEG文件雕复技术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目的第12-13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页
   ·文章的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JPEG 文件雕复技术概述第15-30页
   ·文件系统FAT32第17-20页
     ·文件分配第17-18页
     ·文件删除第18-19页
     ·传统的文件恢复第19-20页
   ·文件碎片第20-23页
     ·碎片产生的原因第20-21页
     ·碎片模型第21-22页
     ·JPEG 碎片文件第22-23页
   ·JPEG 文件雕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8页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8-29页
   ·结论第29-30页
第3章 基于内容特征的JPEG 文件雕复第30-47页
   ·JPEG 文件介绍第30-34页
     ·JPEG 文件的存储方式第30-31页
     ·JPEG 文件各段的标示符和作用第31页
     ·JPEG 文件结构及16 进制代码解析第31-33页
     ·JPEG 文件的编码解码第33-34页
   ·基于内容特征的JPEG 文件雕复方法第34-46页
     ·碎片分析第34-35页
     ·分片JPEG 文件雕复概述第35页
     ·问题描述第35-37页
     ·匹配权重第37-39页
     ·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来构造匹配权重第39-46页
   ·结论第46-47页
第4章 基于轮廓线匹配的JPEG 文件雕复第47-55页
   ·问题的提出第47页
   ·轮廓线匹配第47-48页
   ·基于轮廓线匹配的JPEG 文件雕复算法第48-54页
     ·基于轮廓线匹配的JPEG 文件雕复的特殊性第48-49页
     ·候选数据块的选取第49-50页
     ·提取候选数据块的轮廓线第50-52页
     ·线段特征提取第52-53页
     ·轮廓线匹配第53-54页
     ·基于轮廓线匹配的JPEG 文件雕复算法流程第54页
   ·结论第54-55页
第5章 实验与分析第55-70页
   ·实验环境第55页
   ·使用的数据集第55-56页
   ·碎片模型第56页
   ·技术细节第56-61页
     ·数据集的预处理第56-57页
     ·确认文件头部第57页
     ·确认数据块的数量第57-58页
     ·数据块的解码第58-59页
     ·构建匹配权重第59页
     ·确认阀值第59-61页
     ·获取轮廓及特征向量第61页
   ·实验目的与方法第61-6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3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70-71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源双极化标签式雷达目标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段线性模型的随机共振信号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