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变速器齿轮弯曲应力分析建模与仿真

提要第1-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汽车变速器齿轮弯曲应力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齿轮传动系统研究的发展及重要性第10页
     ·变速器齿轮弯曲应力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传统齿轮弯曲应力计算方法的发展与不足第11-12页
     ·传统齿轮弯曲应力计算方法的发展第11页
     ·传统齿轮弯曲应力计算方法的不足第11-12页
   ·齿轮弯曲应力计算有限元法的发展与应用第12-14页
     ·有限元法的发展第12-13页
     ·有限元法在齿轮弯曲应力计算中的应用第13-14页
   ·ANSYS 及其内部语言——APDL 简介第14-15页
     ·ANSYS 简介第14页
     ·ANSYS 内部语言APDL 简介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齿轮齿根应力的经典计算方法第17-36页
   ·齿轮的载荷系数第17-18页
     ·名义载荷第17页
     ·计算载荷第17-18页
     ·载荷系数第18页
     ·载荷系数确定的原则第18页
   ·齿轮的基本参数第18-21页
     ·已知的初始参数第18页
     ·端面的基本参数第18-19页
     ·其它基本参数第19-21页
   ·轮齿啮合振动系统的分析模型第21-23页
     ·系统的力学模型第21页
     ·单位齿宽的当量质量第21-22页
     ·啮合刚度第22-23页
     ·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第23页
     ·小齿轮的临界转速和临界转速比第23页
   ·齿轮载荷系数的确定第23-28页
     ·使用系数K_A第23-24页
     ·动载系数K_v第24-25页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_β第25-27页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_α第27-28页
     ·胶合螺旋线载荷分配系数K_(Bγ)第28页
   ·齿轮齿根应力的两种经典计算方法第28-31页
     ·齿根应力计算方法概述第28-29页
     ·齿根应力的两种经典计算方法第29-30页
     ·齿根应力的表示第30-31页
   ·齿轮齿根应力第一种计算方法的参数第31-34页
     ·齿形系数Y_F第31-33页
     ·应力修正系数Y_s第33页
     ·螺旋角系数Y_β第33-34页
   ·齿轮齿根应力第二种计算方法的参数第34-35页
     ·齿形系数Y_(Fa)第34页
     ·应力修正系数Y_(sa)第34-35页
     ·重合度系数Y_ε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齿轮参数化几何建模原理第36-53页
   ·当量直齿轮齿廓渐开线方程第36-39页
     ·极坐标系的渐开线方程第36-37页
     ·直角坐标系的渐开线方程第37-38页
     ·当量直齿轮的基本参数第38-39页
     ·当量直齿轮齿廓渐开线方程第39页
   ·当量直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方程及下部边界第39-44页
     ·齿条型加工刀具的工作原理第39-41页
     ·齿条型刀具的基本参数第41-42页
     ·齿条型刀具对应的齿根过渡曲线方程第42-43页
     ·当量直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方程第43页
     ·当量直齿轮单齿齿廓下部边界的选取第43-44页
   ·斜齿轮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4-47页
     ·斜齿轮三维模型建立的意义第44页
     ·斜齿轮三维模型的相关简化第44-45页
     ·斜齿轮端面单齿齿廓的建立第45页
     ·斜齿轮端面三齿齿廓的建立第45-46页
     ·斜齿轮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斜齿轮接触线的确定第47-52页
     ·斜齿轮的啮合原理第47-48页
     ·斜齿轮接触线位置的确定方法第48-49页
     ·斜齿轮齿顶点处受载时的接触线确定第49-50页
     ·斜齿轮单齿啮合上界点处受载时的接触线确定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齿轮弯曲应力分析的APDL 实现第53-75页
   ·ANSYS 参数化语言APDL 的基本功能第53-57页
     ·APDL 功能概述第53页
     ·APDL 参数类型与命名规则第53页
     ·APDL 参数的赋值第53-54页
     ·数值型变量值的替换第54页
     ·参数与数据文件的写出第54-55页
     ·APDL 的数学运算符号第55-56页
     ·APDL 的流程控制第56-57页
   ·APDL 的二次开发功能第57-59页
     ·APDL 二次开发功能概述第57页
     ·APDL 的宏与宏文件第57-58页
     ·宏文件的命名与创建第58页
     ·参数输入对话框的创建第58-59页
   ·齿轮齿根应力经典计算方法的APDL 实现第59-62页
     ·齿轮齿根应力经典计算方法的APDL 实现流程第59-60页
     ·齿轮齿根应力经典计算方法的参数输入对话框第60-61页
     ·齿轮齿根应力经典计算方法的结果输出对话框第61页
     ·齿轮齿根应力经典计算方法的参数存储文件的生成第61-62页
   ·齿轮实体模型的APDL 实现第62-64页
     ·当量直齿轮单齿齿廓的APDL 实现第62-63页
     ·斜齿轮端面齿廓的APDL 实现第63页
     ·斜齿轮三维模型的APDL 实现第63-64页
   ·当量直齿轮有限元模型的APDL 实现第64-66页
     ·单元属性定义第64-65页
     ·网格划分控制第65-66页
     ·网格划分第66页
   ·斜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的APDL 实现第66-68页
     ·斜齿轮三维单齿模型载荷接触线分析第66-67页
     ·轮齿接触面剖分第67页
     ·斜齿轮三维单齿有限元模型的APDL 实现第67-68页
     ·斜齿轮三维三齿有限元模型的APDL 实现第68页
   ·当量直齿轮有限元模型求解的APDL 实现第68-69页
     ·当量直齿轮有限元模型的载荷分析第68-69页
     ·当量直齿轮有限元模型求解的APDL 实现第69页
   ·斜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的APDL 实现第69-72页
     ·斜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载荷分析第70页
     ·斜齿轮三维单齿有限元模型求解的APDL 实现第70-71页
     ·斜齿轮三维三齿有限元模型求解的APDL 实现第71-72页
   ·两种方法计算齿轮齿根应力结果的对比分析第72-74页
     ·两种方法计算齿轮齿根应力的数据对比第72页
     ·经典计算方法与当量直齿轮模型有限元法结果对比分析第72-73页
     ·经典计算方法与斜齿轮三维单齿模型有限元法结果对比分析第73页
     ·当量直齿轮模型与斜齿轮三维三齿模型结果对比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摘要第83-85页
ABSTRACT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载机液力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轮式装载机半轴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