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导论 | 第9-31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二)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1-28页 |
| (一) 关于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有关概念的研究评述 | 第12-17页 |
| (二)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宣传思想的研究评述 | 第17-23页 |
| (三) 关于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研究评述 | 第23-27页 |
| (四) 对于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反思研究评述 | 第27-28页 |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28-31页 |
| (一)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8-31页 |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基本理论 | 第31-69页 |
| 一、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相关概念解析 | 第31-48页 |
| (一) 典型的含义、特征和价值 | 第31-41页 |
| (二) 典型宣传的含义、类型和作用 | 第41-47页 |
| (三) 中国共产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的内涵 | 第47-48页 |
| 二、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石 | 第48-61页 |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及典型宣传思想 | 第48-50页 |
| (二) 列宁的宣传及典型宣传思想 | 第50-52页 |
| (三) 毛泽东的宣传及典型宣传思想 | 第52-54页 |
| (四) 邓小平的宣传及典型宣传思想 | 第54-56页 |
| (五) 江泽民的宣传及典型宣传思想 | 第56-58页 |
| (六) 胡锦涛的宣传及典型宣传思想 | 第58-61页 |
| 三、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 第61-69页 |
| (一) 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 第61-65页 |
| (二) 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65-69页 |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历史回顾 | 第69-99页 |
| 一、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情况及经验 | 第69-82页 |
| (一) 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典型宣传工作情况 | 第69-76页 |
| (二)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经验 | 第76-82页 |
| 二、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共产党的典型宣传工作 | 第82-89页 |
| (一) 建国17年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成绩 | 第83-86页 |
| (二)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曲折和教训 | 第86-89页 |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典型宣传工作 | 第89-99页 |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背景及主要任务 | 第89-93页 |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塑造的典型及其影响 | 第93-94页 |
|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特点 | 第94-96页 |
| (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经验 | 第96-99页 |
| 第三章 当前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99-117页 |
| 一、当前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9-105页 |
| (一) 党的典型宣传重数量轻质量现象较为严重 | 第99-100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的实际影响力不大 | 第100-101页 |
| (三) 少数典型报道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 第101-102页 |
| (四)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中局部存在报喜不报忧的倾向 | 第102-104页 |
| (五) 党的典型宣传的时效性不够 | 第104-105页 |
| 二、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05-117页 |
| (一) 社会方面的原因 | 第105-110页 |
| (二) 典型宣传工作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110-113页 |
| (三) 受众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113-117页 |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117-143页 |
| 一、提高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水平 | 第117-119页 |
| (一) 提高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的领导水平 | 第117-118页 |
| (二) 提高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的管理水平 | 第118-119页 |
| 二、加强党的典型宣传资源的开发 | 第119-124页 |
| (一) 抓典型培育,丰富典型宣传的资源 | 第119-121页 |
| (二) 抓宣传策划,扩大典型宣传的社会影响 | 第121-122页 |
| (三) 抓典型创新,增强典型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第122-123页 |
| (四) 抓典型总结,提炼典型的时代精神 | 第123-124页 |
| 三、完善党的典型宣传工作机制 | 第124-128页 |
| (一)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的系统化 | 第124-125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的制度化 | 第125-126页 |
| (三)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的规范化 | 第126-127页 |
| (四)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方式多样化 | 第127-128页 |
| 四、培养高素质的党的典型宣传工作队伍 | 第128-132页 |
| (一) 培养党的典型宣传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 第128-129页 |
| (二) 提高党的典型宣传工作队伍的学历层次 | 第129-130页 |
| (三) 加强党的典型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 第130-131页 |
| (四) 优化党的典型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的环境 | 第131-132页 |
| 五、推进党的典型宣传工作创新 | 第132-143页 |
| (一)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观念创新 | 第132-133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制度的创新 | 第133-134页 |
| (三) 党的典型宣传资源开发模式创新 | 第134-136页 |
| (四)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方法创新 | 第136-140页 |
| (五)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技术创新 | 第140-143页 |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的发展趋势 | 第143-153页 |
| 一、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理念 | 第143-146页 |
| (一)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 第143-144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理念中的人文意蕴 | 第144-145页 |
| (三) 人文精神在党的典型宣传工作中的展现 | 第145-146页 |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党的典型宣传工作主题 | 第146-148页 |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及其宣传意义 | 第146-147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 | 第147-148页 |
|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党的典型宣传工作目的 | 第148-150页 |
| (一) 和谐社会的构建及意义 | 第149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149-150页 |
| 四、以塑造国际形象为党的典型宣传工作重要任务 | 第150-153页 |
| (一) 国际形象塑造及典型宣传工作的作用 | 第150-151页 |
| (二) 党的典型宣传工作要塑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典型形象 | 第151-153页 |
| 结论 | 第153-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5-159页 |
| 后记 | 第159-161页 |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