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积极应对旅游市场的变化即散客市场的兴起 | 第14-15页 |
·促进虚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高旅游业信息化水平 | 第15-16页 |
·进行虚拟旅游产品的实证研究,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 | 第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散客市场与虚拟旅游产品 | 第17-37页 |
·散客的行为特征及旅游服务业的应对措施 | 第17-21页 |
·散客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17-19页 |
·散客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 | 第19-20页 |
·针对散客市场旅游服务业的应对措施 | 第20-21页 |
·虚拟旅游的定义 | 第21-23页 |
·针对散客市场需求开发虚拟旅游产品 | 第23-37页 |
·散客对虚拟旅游产品的需求问卷调查 | 第23-26页 |
·针对散客市场开发虚拟旅游产品的意义 | 第26-29页 |
·依据散客市场需求设计虚拟旅游产品 | 第29-37页 |
·虚拟旅游产品在国外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虚拟旅游在我国市场营销中的现状 | 第31-34页 |
·基于散客市场设计虚拟旅游产品的思路 | 第34-37页 |
3 虚拟旅游产品及其技术支持 | 第37-48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7-39页 |
·数字旅游 | 第37页 |
·网络旅游 | 第37-38页 |
·旅游电子商务 | 第38页 |
·数字旅游、网络旅游、旅游电子商务与虚拟旅游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虚拟旅游产品 | 第39-42页 |
·虚拟旅游产品概念 | 第39页 |
·虚拟旅游产品分类 | 第39-40页 |
·虚拟旅游产品形式 | 第40-42页 |
·常见的虚拟旅游产品 | 第40页 |
·虚拟旅游产品的相关辅助设备 | 第40-42页 |
·虚拟旅游产品的技术支持 | 第42-48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42-46页 |
·基于图形的虚拟漫游技术 | 第42-43页 |
·基于图像的虚拟漫游技术 | 第43-45页 |
·基于图形和图像混合建模的虚拟漫游技术 | 第45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45-46页 |
·GIS | 第46-47页 |
·遥感技术 | 第47页 |
·GPS 技术 | 第47-48页 |
·多媒体技术 | 第48页 |
4 巴丹吉林沙漠虚拟旅游产品开发实例 | 第48-70页 |
·巴丹吉林沙漠区域概况 | 第48-55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8-50页 |
·地理位置 | 第48-49页 |
·地质构造 | 第49页 |
·地形地势 | 第49-50页 |
·气候水文 | 第50页 |
·沙漠植被及野生动物 | 第50-51页 |
·植物区系 | 第50-51页 |
·野生动物 | 第51页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51页 |
·沙漠资源现状 | 第51-53页 |
·沙漠旅游资源现状 | 第51-53页 |
·沙漠植物资源现状 | 第53页 |
·沙漠矿产资源现状 | 第53页 |
·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发展现状 | 第53-5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5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55页 |
·研究方法 | 第55页 |
·开发过程 | 第55-60页 |
·数据资料搜集与处理 | 第55-56页 |
·数据处理 | 第56-60页 |
·GPS 仪及相关软硬件的选择 | 第56页 |
·采用GPS 仪测定景点及相关设施的经纬度 | 第56-57页 |
·旅游路线图数字化 | 第57-59页 |
·基于图像的三维全景漫游的实现过程 | 第59-60页 |
·巴丹吉林沙漠虚拟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 第60-66页 |
·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60-61页 |
·巴丹吉林沙漠虚拟旅游产品分析 | 第61-62页 |
·巴丹吉林沙漠虚拟旅游产品设计 | 第62-63页 |
·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62页 |
·巴丹吉林沙漠虚拟旅游产品目标 | 第62-63页 |
·产品总体功能设计 | 第63-66页 |
·产品的创建 | 第66-67页 |
·产品的评价 | 第67-70页 |
·产品优势 | 第67-68页 |
·产品存在的不足 | 第68-69页 |
·产品的改进方案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69-70页 |
5 结语 | 第70-73页 |
注释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