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北方杂交粳稻异交结实机制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6页
第一章 杂交稻研究进展第16-42页
 1 杂交稻研究进展概述第16-19页
 2 杂交稻制种原理第19-23页
 3 影响杂交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第23-28页
 4 确保杂交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第28-33页
 5 两系法制种技术的研究第33-35页
 6 北方杂交粳稻制种技术的研究第35-41页
 7 问题与展望第41-42页
第二章 北方杂交粳稻制种群体不育系异交性研究第42-66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7页
     ·试验材料第42-43页
     ·试验方法第43-46页
     ·统计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61页
     ·不育系的开花习性第47-50页
     ·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第50-52页
     ·不同不育系与同一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率第52页
     ·不育系雌蕊及颖壳物理性状第52-54页
     ·不育系雌蕊物理性状与柱头外露率的关系第54-55页
     ·不育系雌蕊物理性状间的关系第55页
     ·不育系异交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第55-58页
     ·不育系与同一恢复系的制种技术分析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6页
     ·不育系的花时与花期对杂交粳稻制种的影响第61-62页
     ·不育系柱头活力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第62页
     ·不育系雌蕊物理性状与柱头外露率的关系第62-63页
     ·不育系异交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第63-64页
     ·花期预测第64-66页
第三章 北方杂交粳稻制种群体恢复系异交性研究第66-84页
   ·材料与方法第66-68页
     ·试验材料第66页
     ·试验设计第66-67页
     ·测定方法第67-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80页
     ·恢复系的开花习性第68-71页
     ·气候条件对恢复系花粉活力的影响第71-74页
     ·恢复系的产粉量第74-80页
   ·本章小结第80-84页
     ·恢复系的花时和花期对杂交稻制种的影响第80页
     ·不同环境条件对恢复系花粉活力的影响第80-81页
     ·恢复系产粉量与花药物理性状的关系第81-84页
第四章 北方杂交粳稻制种花期调节延迟处理效应分析第84-92页
   ·材料与方法第84-85页
     ·试验材料第84页
     ·试验方法第84-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90页
     ·不同延迟处理对制种父本花期的影响第85-86页
     ·不同延迟处理对制种父本株高的影响第86-88页
     ·不同延迟处理对制种父本颖花数的影响第88-89页
     ·不同延迟处理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北方杂交粳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第92-10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4页
     ·试验材料第92页
     ·试验方法第92-94页
   ·结果与分析第94-100页
     ·亲本异交特性研究第94页
     ·恢复系C418制种群体特性第94页
     ·亲本播始历期与主茎叶片数第94-95页
     ·花期预测与花时第95-97页
     ·从播种到始穗的双亲叶龄差第97-99页
     ·制种的理想群体结构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亲本的花期与花时对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第100页
     ·花期的预测方法第100页
     ·制种的群体结构第100-102页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102-107页
   ·不育系和恢复系花时花期性状的优化组合第102页
   ·花期相遇标准第102-103页
   ·不育系柱头活力系数第103页
   ·与不育系柱头外露率有关的雌蕊物理性状第103页
   ·与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有关的异交性状第103-104页
   ·恢复系的花粉活力第104-105页
   ·恢复系的产粉量第105页
   ·花期预测第105-106页
   ·花期调节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附图第112-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大豆不同生态类型光温效应的比较及GmFT基因表达分析
下一篇:不同耐密性玉米的密植效应及耐密性遗传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