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桥梁结构振动的危害 | 第12-14页 |
·桥梁结构地震震害 | 第12-13页 |
·桥梁结构风振振害 | 第13-14页 |
·车-桥耦合振动 | 第14页 |
·结构振动控制的发展 | 第14-21页 |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调谐液体阻尼器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调谐液体柱阻尼器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论文工程背景 | 第21-2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第2章 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试验与力学模型 | 第24-54页 |
·引言 | 第24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简介 | 第24-26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工作类型 | 第24-25页 |
·永磁调节式磁流变阻尼器 | 第25-26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 第26-31页 |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RD-1005 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测试结果 | 第27-29页 |
·RD-1097 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测试结果 | 第29-31页 |
·磁流变阻尼器现有力学模型回顾 | 第31-38页 |
·参数模型 | 第31-38页 |
·非参数模型 | 第38页 |
·磁流变阻尼器改进的非线性滞回模型及参数识别 | 第38-44页 |
·磁流变阻尼器改进的非线性滞回模型 | 第38-39页 |
·模型参数识别的量子微粒群优化算法 | 第39-41页 |
·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41-44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BP 神经网络模型 | 第44-52页 |
·神经网络的发展和应用 | 第44页 |
·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 | 第44-45页 |
·BP 神经网络的数学描述 | 第45-47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正向神经网络模型 | 第47-48页 |
·磁流变阻尼器的逆向神经网络模型 | 第48-49页 |
·磁流变阻尼器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桥梁—MR-TLCD 系统的建模与时域研究 | 第54-63页 |
·引言 | 第54页 |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的构造 | 第54-55页 |
·抑制桥板水平振动的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模型 | 第55-58页 |
·系统的动力模型 | 第55-56页 |
·算例分析 | 第56-58页 |
·抑制桥板扭转振动的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模型 | 第58-61页 |
·系统的动力模型 | 第58-60页 |
·算例分析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桥梁—MR-TLCD 系统被动控制的频域研究 | 第63-72页 |
·引言 | 第63页 |
·非线性阻尼的等效线性化 | 第63-64页 |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对地震作用的控制研究 | 第64-67页 |
·动力分析 | 第64-65页 |
·算例分析 | 第65-67页 |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对风振作用的控制研究 | 第67-70页 |
·动力分析 | 第67-69页 |
·算例分析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桥梁—MR-TLCD 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 第72-80页 |
·引言 | 第72页 |
·MR-TLCD 半主动控制的COC 算法和IOC 算法 | 第72-74页 |
·COC 算法 | 第73页 |
·IOC 算法 | 第73-74页 |
·MR-TLCD 半主动控制的离复位控制策略 | 第74-75页 |
·脉动风荷载的生成 | 第75-76页 |
·数值研究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6章 MR-TLCD 在桥梁减振中的仿真研究 | 第80-87页 |
·引言 | 第80页 |
·矮寨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80-81页 |
·抖振力的模拟 | 第81-84页 |
·减振仿真分析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和参与的 科研项目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