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行政处罚立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框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涉外行政立法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涉外行政立法的基本内涵 | 第14-18页 |
一、涉外行政立法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涉外行政立法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涉外行政立法的作用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涉外行政立法的功能和类型 | 第18-20页 |
一、涉外行政立法的功能 | 第18-19页 |
二、涉外行政立法的类型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我国行政处罚制度在涉外行政立法中的地位 | 第20-23页 |
一、行政处罚是衡量一国行政程序优劣的重要依据 | 第20-21页 |
二、涉外行政处罚概念之剖析 | 第21页 |
三、划分涉外行政处罚与非涉外行政处罚的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涉外行政处罚制度的困境 | 第23-29页 |
第一节 行政权的扩张使涉外行政权缺乏独立性 | 第23-25页 |
一、行政授权立法导致涉外行政权存在局限 | 第23-24页 |
二、部分行政法规使涉外行政处罚制度丧失独立性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涉外行政处罚法律规范的缺陷 | 第25-29页 |
一、尚未构建完备的涉外行政处罚规则体系 | 第25-26页 |
二、重复设定涉外行政法规导致标准不一 | 第26-27页 |
三、涉外行政处罚的对象不明确 | 第27页 |
四、涉外行政处罚情节认定和自由裁量尚待细化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涉外行政处罚立法的可行性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国内外涉外行政处罚法律渊源之比较 | 第29-34页 |
一、国外涉外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的发展 | 第29-30页 |
二、我国涉外行政处罚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30-33页 |
三、中国涉外行政处罚法的表现形式亟待丰富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涉外行政处罚制度法典化的可行性 | 第34-37页 |
一、中国行政程序法时代的来临 | 第34-35页 |
二、涉外行政处罚立法的可行性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涉外行政处罚立法的完善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深化现代行政处罚立法理念 | 第37-40页 |
一、加大涉外行政处罚单行法条文引用率 | 第37页 |
二、限定涉外行政处罚行政立法准入范围 | 第37-38页 |
三、明确涉外行政处罚特别适用规则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涉外行政处罚措施 | 第40-43页 |
一、涉外行政处罚措施的种类 | 第40-42页 |
二、涉外特殊处罚实施步骤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涉外行政处罚的权利救济 | 第43-47页 |
一、涉外行政处罚的人性化 | 第43页 |
二、涉外听证程序的成熟化 | 第43-46页 |
三、涉外法律责任的明确化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