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问题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创新第14-16页
第二章 不良资产处置概述第16-24页
 第一节 不良资产及其特性第16-19页
  一、不良资产的概念及特性第16-17页
  二、不良资产特性第17页
  三、不良资产的分类及认定标准第17-19页
 第二节 不良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第19-22页
  一、影响收益能力,导致资信下降第20页
  二、投资回报降低,影响投资者信心第20页
  三、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紧缩第20-21页
  四、决定农村信用社的生死存亡第21页
  五、危及金融体系乃至社会经济第21-22页
 第三节 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意义第22-24页
  一、不良资产处置概念第22页
  二、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性第22-24页
第三章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及特点分析第24-35页
 第一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概况第24-28页
  一、成都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第24-25页
  二、成都市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情况第25-26页
  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四、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对改革的影响第27-28页
 第二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现状第28-29页
  一、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数量第28-29页
  二、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结构第29页
  三、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地区分布第29页
 第三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分析第29-33页
  一、历史和政策影响第30页
  二、借款企业总体质量不高第30-31页
  三、缺少不良资产剥离平台第31页
  四、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第31-32页
  五、社会信用环境恶劣第32页
  六、不可抗力形成的不良资产第32-33页
 第四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特点分析第33-35页
  一、合规性较差,可回收率较低第33页
  二、形成时间长,处置难度较大第33-34页
  三、政策因素形成的不良资产占比高第34页
  四、受偿资产处置成本高第34-35页
第四章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路径及经验第35-52页
 第一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目的与原则第35-37页
  一、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目的第35-36页
  二、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基本原则第36-37页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第37-38页
  一、内部消化第37页
  二、不良资产流动第37页
  三、购并模式第37-38页
  四、核销模式第38页
 第三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思路第38-41页
  一、树立不良资产经营的理念第38-39页
  二、摸清家底,分类施策,分类推进第39页
  三、积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处置不良资产第39页
  四、实行产权改革,使不良资产处置"社会化"第39-40页
  五、坚持不良资产的常规清收和处置第40页
  六、尝试集中管理、分账经营模式第40页
  七、打造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的基础平台第40-41页
 第四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操作方式第41-46页
  一、传统处置方式是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途径第41-42页
  二、抓住改革契机,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第42-46页
  三、妥善处置因灾不良资产第46页
 第五节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操作实践第46-52页
  一、以增量盘活存量不良贷款案例第46-47页
  二、破产清偿处置不良贷款案例第47-48页
  三、不良资产打包出售案例第48-49页
  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帮助化解不良贷款的案例第49-51页
  五、股东出资购买不良贷款案例第51-52页
第五章 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第52-62页
 第一节 建立健全不良资产处置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第52-55页
  一、防范道德风险第52-54页
  二、加大奖惩力度第54页
  三、强化表外不良资产管理第54-55页
 第二节 着力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第55-56页
 第三节 有效防范新增不良资产的产生第56-62页
  一、构建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第57-59页
  二、健全完善内部综合治理结构第59-6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次贷危机与储贷危机比较研究--基于金融创新、道德风险和金融监管的视角
下一篇:民生银行在成都城市基础建设的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