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茂兰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生物量与生产力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地上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13-15页 |
·样地尺度的生物量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区域尺度生物量模型 | 第14-15页 |
·森林地下生物量测定 | 第15-16页 |
·植被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第16-18页 |
·植被生长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枯死、凋落物量的估算 | 第17-18页 |
·被食量的估算 | 第18页 |
·国内外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8-20页 |
·喀斯特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0-21页 |
·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展望 | 第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类型及物种组成变化 | 第23-2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野外群落调查 | 第24-25页 |
·群落物种重要值 | 第25-26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类型和物种组成变化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贵州茂兰喀斯特植被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 | 第29-43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群落基质的区分和典型样地选择 | 第29-31页 |
·地上生物量的估算 | 第31页 |
·地下生物量的估算 | 第31-32页 |
·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 第32-33页 |
·地下碳贮量测定 | 第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不同演替阶段地上生物量 | 第34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地下生物量 | 第34-37页 |
·各径级根系生物量 | 第35-36页 |
·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 | 第36-37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地下碳库 | 第37-38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总生物量 | 第38-39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净初级生产力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喀斯特森林与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比较 | 第43-46页 |
·喀斯特森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概况 | 第43页 |
·喀斯特森林与常绿阔叶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 第43-4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9页 |
·主要结果 | 第46-4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附录1:样地调查信息统计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