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高等药用真菌 | 第11-12页 |
| ·灵芝的生物学概述及生理活性成分 | 第12-13页 |
| ·灵芝酸的结构、种类及药用价值 | 第13-15页 |
| ·灵芝发酵生产灵芝酸 | 第15-16页 |
| ·灵芝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6-18页 |
|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及其应用 | 第18-21页 |
|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液体振荡和静置培养方式下单体灵芝酸的生产及相关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 第23-44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 ·液体振荡和静置两种培养方式下灵芝细胞菌丝体的形态 | 第29-31页 |
| ·上述两种培养方式下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及灵芝酸合成动力学 | 第31-34页 |
| ·上述两种培养方式下中间代谢产物羊毛甾醇和副产物麦角固醇的积累 | 第34-36页 |
| ·灵芝酸生物合成基因LS和14α-LDM保守序列的克隆 | 第36-40页 |
| ·HMGR,SQS和LS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表达情况分析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液体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方式下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第44-78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5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77页 |
| ·总RNA的分离 | 第55页 |
| ·mRNA的分离与纯化 | 第55-56页 |
| ·双链cDNA的合成Rsa Ⅰ酶切结果 | 第56-57页 |
| ·双链cDNA的接头连接效率分析 | 第57-58页 |
| ·差异表达片段的富集 | 第58-59页 |
| ·差减效率的检测 | 第59-60页 |
| ·差异表达基因cDNA片段的T/A克隆 | 第60页 |
| ·文库重组子的鉴定 | 第60-61页 |
| ·筛选探针的制备与标记效率的检测 | 第61-63页 |
| ·Macroarray筛选结果 | 第63页 |
| ·异表达克隆的序列分析及部分序列RT-PCR分析 | 第63-65页 |
| ·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与分类 | 第6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4章 灵芝细胞Gp和MAPK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8-95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94页 |
| ·3’RACE扩增cDNA的3’端全长 | 第82-83页 |
| ·3’端基因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83-84页 |
| ·5’RACE扩增cDNA的5’端全长 | 第84-85页 |
| ·5’端基因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85页 |
| ·Gp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85-90页 |
| ·MAPK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90-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 ·结论 | 第95-96页 |
| ·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9页 |
| 附录 | 第109-112页 |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