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平山县岗南水库保护区绿色食品生产模式的环境效能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第13-17页
     ·国外同类产业发展现状第13-14页
     ·国内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第14-15页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的实际效果第15-17页
   ·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及主要技术策略第17-21页
     ·国外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及先进技术策略第17-18页
     ·国内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第18-21页
   ·绿色食品的生产模式第21-22页
     ·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模式第21-22页
     ·绿色食品生产的管理模式第22页
   ·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第22-24页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与特点第22-23页
     ·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水环境问题第23-24页
   ·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影响研究第24-26页
     ·农业生产方式与土壤环境第24-25页
     ·农业生产方式与水环境第25页
     ·农业生产方式与大气环境第25-26页
     ·农业生产方式与食品质量安全第26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26-28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二章 岗南水库的农业生态环境调查第28-34页
   ·岗南水库的基本概况第28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农业生态环境概况第28-29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第28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农业现状第28-29页
   ·岗南水库的水质现状第29-32页
     ·岗南水库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第29-31页
     ·岗南水库的水质评价第31-32页
   ·岗南水库库区的面源污染第32-33页
     ·畜禽粪便第32页
     ·化学投入品第32页
     ·生活污水第32页
     ·地表径流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岗南水库保护区传统生产模式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第34-41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来源分析第34页
     ·污染源的分析第34页
     ·污染方式的贡献分析第34页
   ·RUSLE模型特点及选择的依据第34页
   ·岗南水库入库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第34-40页
     ·土壤侵蚀的计算第35-37页
     ·泥沙流量的计算第37-38页
     ·氮磷负荷的计算第38-39页
     ·氮磷负荷的计算结果第39-40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负荷计算结果及误差分析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绿色食品生产模式的建立第41-51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研究范围的确定第41页
   ·岗南水库水源保护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分析第41-43页
     ·基地的概况第41页
     ·基地的自然条件第41-42页
     ·基地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布第42页
     ·基地的农业发展情况第42-43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分析第43-46页
     ·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第43-44页
     ·种子和种苗的选择第44页
     ·作物栽培第44页
     ·土壤培肥第44-45页
     ·病虫草害的防治第45-46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模式的发展规划第46-47页
     ·绿色食品生产作物的选择第46页
     ·绿色食品作物品种的选择第46页
     ·绿色食品生产的面积和产量第46-47页
   ·绿色食品生产的管理模式第47-49页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第47-48页
     ·基地生产的质量控制第48-49页
     ·制定各项生产操作规程第49页
     ·建立可追溯管理体系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绿色食品生产对岗南水库水体中氮磷含量影响的预测分析第51-55页
   ·岗南水库水质模型的选取第51页
   ·Dillon模型的建立第51-52页
   ·公式中各个计算参数的选取第52-53页
     ·水库各项水文参数的确定第52页
     ·其他参数的确定第52-53页
   ·岗南水库入库总氮总磷源强确定第53页
   ·岗南水库入库总氮总磷预测结果及误差分析第53-54页
   ·绿色食品生产对岗南水库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影响预测分析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朝阳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辽阳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相关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