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互式可否认认证协议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可否认认证协议及其相关理论介绍 | 第13-31页 |
·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13-16页 |
·概念 | 第13页 |
·可否认认证协议的分类 | 第13-14页 |
·可否认认证协议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对当前现状的总结 | 第15-16页 |
·双线性对 | 第16-21页 |
·概念和性质 | 第16-18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困难问题 | 第18-21页 |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 第21-25页 |
·概念 | 第21-22页 |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 第22-25页 |
·HASH 函数与随机预言机模型 | 第25-30页 |
·Hash 函数 | 第25-26页 |
·随机预言机模型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身份的可否认认证协议研究 | 第31-49页 |
·典型的基于双线性对的可否认认证协议介绍 | 第31-40页 |
·用于明文传输的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31-33页 |
·用于秘密信息传输的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33-36页 |
·进一步分析及改进思路 | 第36-40页 |
·受限制的可否认性与弱化的KCI 攻击 | 第40-41页 |
·受限制的可否认性 | 第40-41页 |
·弱化的KCI 攻击 | 第41页 |
·基于身份的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41-48页 |
·设计思路 | 第42页 |
·形式化定义 | 第42-43页 |
·协议描述 | 第43-44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4-47页 |
·协议对比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代理的可否认认证协议研究 | 第49-72页 |
·代理签名及其基本概念 | 第49-52页 |
·概念 | 第49-50页 |
·代理签名的分类 | 第50-52页 |
·典型的代理可否认认证协议分析 | 第52-56页 |
·方案描述 | 第52-54页 |
·方案分析 | 第54-56页 |
·基于匿名代理的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56-65页 |
·设计思路 | 第56页 |
·形式化定义 | 第56-58页 |
·方案描述 | 第58-60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60-65页 |
·秘密通信的代理可否认认证协议 | 第65-71页 |
·设计思路 | 第65页 |
·形式化定义 | 第65-67页 |
·协议描述 | 第67-68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