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前言 | 第10-23页 |
第一章 南京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上) | 第23-72页 |
第一节 宋元明南京地区府、路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 | 第23-27页 |
第二节 《大典》本《建康路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大典》本《金陵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9-45页 |
一、《大典》本《金陵志》的编纂情况 | 第29-31页 |
二、《大典》本《金陵志》佚文研究 | 第31-45页 |
第四节 《大典》本《金陵新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45-51页 |
一、《大典》本《金陵新志》的编纂情况 | 第45-46页 |
二、《大典》本《金陵新志》佚文研究 | 第46-51页 |
第五节 《大典》本《应天府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51-72页 |
一、明代《应天府志》的编纂情况 | 第51-53页 |
二、《大典》本《应大府志》佚文的价值 | 第53-72页 |
第二章 南京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下) | 第72-96页 |
第一节 《大典》本《上元志》、《上元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72-81页 |
一、上元县建置沿革及方志编修情况 | 第72-75页 |
二、《大典》本《上元县志》佚文研究 | 第75-81页 |
第二节 《大典》本《江宁志》、《江宁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81-88页 |
一、江宁县建置沿革及志书的编修情况 | 第81-83页 |
二、《大典》本《江宁县志》佚文研究 | 第83-88页 |
第三节 《大典》本咸淳《溧水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88-92页 |
一、溧水县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纂源流 | 第88-90页 |
二、《大典》本咸淳《溧水志》的编纂情况 | 第90-91页 |
三、《大典》本《咸淳溧水志》佚文研究 | 第91-92页 |
第四节 《大典》本《溧水县志》、《溧水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92-94页 |
一、《大典》本《溧水县志》、《溧水志》的编纂情况 | 第92页 |
二、《大典》本《溧水县志》、《溧水志》佚文研究 | 第92-94页 |
第五节 《大典》本《江浦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94-96页 |
第三章 淮安地区《大典》本佚志及佚文研究(附《大典》本《邳州志》、《盐城志》研究) | 第96-118页 |
第一节 《大典》本淮安府佚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96-103页 |
一、淮安府建置沿革及方志编纂情况 | 第96-98页 |
二、《大典》本《淮安志》、《淮安府志》佚文研究 | 第98-103页 |
第二节 《大典》本山阳县佚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03-110页 |
一、山阳县建置沿革与方志编修情况 | 第103-105页 |
二、《大典》本《山阳县志》佚文研究 | 第105-110页 |
第三节 《大典》本《淮阴县志》、《清河县志》、《淮安府清河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0-113页 |
一、《大典》本《淮阴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0-111页 |
二、《大典》本《淮安府清河县志》、《清河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1-113页 |
第四节 《大典》本《凤阳盱眙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3-115页 |
第五节 《大典》本《邳州志》、《盐城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5-118页 |
一、《大典》本《邳州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5-116页 |
二、《大典》本《盐城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16-118页 |
第四章 扬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上) | 第118-187页 |
第一节 扬州建置沿革与方志编修源流 | 第118-120页 |
第二节 《大典》本《广陵续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20-127页 |
一、《大典》本《广陵续志》的编纂情况 | 第120页 |
二、《大典》本《广陵续志》佚文研究 | 第120-127页 |
第三节 《大典》本宝祐《惟扬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27-180页 |
一、《大典》本宝祐《惟扬志》的编纂情况 | 第127-128页 |
二、《大典》本宝祐《惟扬志》佚文研究 | 第128-180页 |
第四节 《大典》本《扬州志》与《扬州府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80-187页 |
一、《大典》本《扬州志》与《扬州府志》的编纂情况 | 第180-181页 |
二、《大典》本洪武《扬州府志》佚文研究 | 第181-187页 |
第五章 扬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下) | 第187-213页 |
第一节 《大典》本绍熙《仪真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87-190页 |
一、仪征建置沿革及绍熙《仪真志》纂修情况 | 第187-188页 |
二、《大典》本绍熙《仪真志》佚文研究 | 第188-190页 |
第二节 《大典》本《仪真志》与《扬州府仪征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190-200页 |
一、《大典》本《仪真志》、《扬州府仪真志》的编纂情况 | 第190-192页 |
二、《大典》本《仪真志》、《扬州府仪真志》佚文研究 | 第192-200页 |
第三节 《大典》本《泰州志》、《宝应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00-204页 |
一、《大典》本《泰州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00-201页 |
二、《大典》本《宝应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01-204页 |
第四节 《大典》本《江都县志》、《江都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04-206页 |
第五节 《大典》本《高邮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06-210页 |
一、《大典》本《高邮志》的编纂情况 | 第206-208页 |
二、《大典》本《高邮志》佚文研究 | 第208-210页 |
第六节 《大典》本《高邮州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0页 |
第七节 《大典》本《海门县志》、《兴化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0-213页 |
一、《大典》本《海门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0-212页 |
二、《大典》本《兴化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2-213页 |
第六章 镇江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3-272页 |
第一节 镇江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 | 第213-214页 |
第二节 《大典》本《镇江志》、《镇江府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4-242页 |
一、《大典》本《镇江志》、《镇江府志》的编纂情况 | 第214-216页 |
二、《大典》本永乐《镇江府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16-242页 |
第三节 《大典》本《京口续志》、《丹徒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42-246页 |
一、《大典》本《京口续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42-244页 |
二、《大典》本《丹徒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44-246页 |
第四节 《大典》本《句曲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46-249页 |
一、句容县建置沿革及志书编修源流 | 第246-248页 |
二、《大典》本《句曲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48-249页 |
第五节 《大典》本四种句容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49-266页 |
一、《大典》本四种句容志的编纂情况 | 第249-251页 |
二、《大典》本《句容县志》佚文研究 | 第251-266页 |
第六节 《大典》本《茅山续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66-272页 |
一、茅山沿革及《大典》本《茅山续志》编纂情况 | 第266-267页 |
二、《大典》本《茅山续志》佚文研究 | 第267-272页 |
第七章 常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72-299页 |
第一节 常州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 | 第272-274页 |
第二节 《大典》本《大德毗陵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74-276页 |
第三节 《大典》本泰定《毗陵志》、《常州府志》、《常州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76-278页 |
第四节 、《大典》本《毗陵志》、《毗陵续志》、洪武《毗陵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78-291页 |
一、《大典》本《毗陵志》、《毗陵续志》、洪武《毗陵志》的编纂情况 | 第278-281页 |
二、《大典》本《毗陵续志》佚文研究 | 第281-291页 |
第五节 《大典》本《溧阳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91-299页 |
一、溧阳县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 | 第291-293页 |
二、《大典》本《溧阳志》佚文研究 | 第293-299页 |
第八章 无锡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299-321页 |
第一节 无锡建置沿革及方志编修源流(兼辨《大典》本《无锡志》与《无锡县志》非佚志) | 第299-301页 |
第二节 《大典》本《<江阴>旧经》及其佚文研究 | 第301-304页 |
一、江阴建置沿革及方志编修源流 | 第301-303页 |
二、《大典》本《(江阴)旧经》及其佚文研究 | 第303-304页 |
第三节 《大典》本《江阴志》、《江阴毗陵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04-313页 |
一、《大典》本《江阴志》、《江阴毗陵志》的编纂情况 | 第304-306页 |
二、《大典》本《江阴志》、《江阴毗陵志》佚文研究 | 第306-313页 |
第四节 《大典》本《宜兴风土旧志》、《宜兴旧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13-321页 |
一、宜兴建置沿革与方志编修源流 | 第313-315页 |
二、《大典》本《宜兴风土旧志》、《宜兴旧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15-321页 |
第九章 苏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21-340页 |
第一节 苏州府建置沿革和方志编纂源流(兼辨《大典》本《苏州志》非佚志) | 第321-326页 |
一、苏州建置沿革和方志编纂源流 | 第321-322页 |
二、《大典》本《苏州志》非佚志辨 | 第322-326页 |
第二节 《大典》本《平江府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26-330页 |
一、《大典》本《平江府志》的编纂情况 | 第326-327页 |
二、《大典》本《平江府志》佚文研究 | 第327-330页 |
第三节 《大典》本《吴县志》、《长洲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30-340页 |
一、《大典》本《吴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30-333页 |
二、《大典》本《长洲县志》及其佚文研究 | 第333-3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40-349页 |
后记 | 第349-3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0-3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