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支挡结构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重力式(包括衡重式)挡土墙 | 第9-10页 |
| ·悬臂式与扶壁式挡土墙 | 第10-11页 |
| ·预应力锚索挡土墙 | 第11-12页 |
| ·加筋土挡土墙 | 第12-13页 |
| ·桩板挡墙 | 第13-14页 |
| ·支挡结构土压力的分析、计算理论 | 第14-17页 |
| ·墙体位移与土压力 | 第14-15页 |
| ·墙体土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 第15-17页 |
| ·新型支挡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17页 |
| ·支挡结构模型试验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模型试验的必要性及优势 | 第17-18页 |
| ·卸荷板挡墙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卸荷板挡墙现场试验现状 | 第19-20页 |
| ·卸荷板挡墙理论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20-21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结构形式 | 第21-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模型试验的设计 | 第25-49页 |
| ·相似理论 | 第25-26页 |
| ·模型相似率判据 | 第26-31页 |
| ·结构模型的相似判据 | 第26-28页 |
| ·结构模型的参数选取 | 第28-30页 |
| ·土(石)体的相似判据 | 第30-31页 |
| ·模型比例选择 | 第31页 |
| ·模型材料的选取 | 第31-34页 |
| ·模型结构与尺寸 | 第34-40页 |
| ·模型箱尺寸的确定 | 第34-36页 |
| ·模型结构尺寸的确定 | 第36-40页 |
| ·模型箱及模型结构建造 | 第40-42页 |
| ·模型箱的建造 | 第40-41页 |
| ·模型结构的建造 | 第41-42页 |
| ·模型试验加载及测量装置 | 第42-49页 |
| ·模型加载装置 | 第42-43页 |
| ·模型测量装置 | 第43-49页 |
| 第三章 模型试验方案及试验内容 | 第49-54页 |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49页 |
| ·试验的分组 | 第49-51页 |
| ·试验的操作要点 | 第51-52页 |
| ·辅助实验 | 第52-54页 |
| ·中粗砂常规室内实验 | 第52-53页 |
| ·模型箱内中砂“m”值的确定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91页 |
| ·无卸荷板挡墙模型试验结果 | 第54-58页 |
| ·土压力分布及合力作用点位置 | 第54-57页 |
| ·位移分布 | 第57-58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桩前土压力分布(无外荷载) | 第58-66页 |
| ·卸荷板埋深相同时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 ·卸荷板宽度相同时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 ·桩前被动土压力的最大值及位置 | 第64-66页 |
| ·与无卸荷板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66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墙后土压力分布(无外荷载) | 第66-72页 |
| ·上墙土压力的分布 | 第66-69页 |
| ·卸荷板下部墙后土压力的分布 | 第69-72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桩前土压力分布(有外荷载) | 第72-77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墙后土压力分布(有外荷载) | 第77-85页 |
| ·上墙土压力的分布 | 第77-79页 |
| ·卸荷板下墙土压力的分布 | 第79-85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卸荷板土压力大小和分布 | 第85-88页 |
| ·卸荷板上表面土压力的分布 | 第85-87页 |
| ·卸荷板下表面土压力的分布 | 第87-88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整体土压力分布 | 第88-91页 |
| 第五章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受力机理分析 | 第91-99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土压力分布与结构受力计算 | 第91-96页 |
| ·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及计算方法 | 第91-93页 |
| ·桩前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及计算 | 第93-94页 |
| ·卸荷板上表面土压力的分布及计算 | 第94页 |
| ·卸荷板下表面土压力的分布及计算 | 第94-95页 |
| ·挡墙结构整体受力的计算方法 | 第95-96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卸荷板埋深与板宽对挡墙土压力的影响 | 第96-9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 ·结论 | 第99-101页 |
| ·衡重式桩板挡墙试验模型与加载装置 | 第99页 |
| ·土压力 | 第99-100页 |
| ·位移 | 第100页 |
| ·卸荷板的(埋)深(板)宽比 | 第100-101页 |
| ·展望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