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管理学论文--管理组织学论文

社会建构论视阈下组织冲突的管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第12-16页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组织冲突研究现状评述第22-23页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3-27页
     ·论文的写作思路第23-25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5-27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7-2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第28-44页
   ·组织的概念第28-33页
     ·组织概念界定的方法论基础第28-31页
     ·组织概念的界定第31-33页
   ·组织冲突第33-37页
     ·组织冲突的定义第33-35页
     ·组织冲突的类型第35-37页
   ·社会建构论第37-43页
     ·社会建构论的发展脉络第37-39页
     ·社会建构论的基本主张第39-41页
     ·社会建构思想的价值和局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组织冲突行动建构的组织因素分析第44-59页
   ·行动与结构的互动机制第44-45页
   ·组织冲突行动建构的结构性因素分析第45-50页
     ·组织结构的分化过程第46-48页
     ·基于组织分化的组织冲突结构性因素分析第48-50页
   ·组织冲突行动建构的过程性因素分析第50-53页
     ·组织权力与组织冲突第50-51页
     ·组织资源与组织冲突第51页
     ·组织制度与组织冲突第51-52页
     ·组织文化与组织冲突第52-53页
   ·组织冲突行动的策略选择第53-58页
     ·冲突的结构与惯习第53-56页
     ·冲突惯习的生成与行动策略的选择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组织冲突话语建构的因素分析第59-75页
   ·话语与实在第59-63页
     ·话语的概念第59-60页
     ·话语对实在的建构第60-63页
   ·话语建构的主体第63-69页
     ·组织外部的话语主体第64-67页
     ·组织内部的话语主体第67-69页
   ·话语建构的有效性第69-74页
     ·话语有效性的原则第69页
     ·话语有效性的修辞策略第69-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组织冲突的因子分析第75-91页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第75-77页
   ·研究设计第77-82页
     ·模型假定第77-78页
     ·量表设计第78-79页
     ·样本来源第79-80页
     ·量表的发放与回收第80-81页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第81-82页
   ·数据分析与建模第82-90页
     ·相关性分析第82-84页
     ·组织冲突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第84-87页
     ·组织冲突模型拟合度的比较与评价第87-89页
     ·组织冲突的结构方程模型与结果分析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6章 基于社会建构论的组织冲突的管理策略第91-99页
   ·组织冲突管理的原则第91-92页
     ·重在管理的原则第91-92页
     ·全面系统的原则第92页
     ·权变的原则第92页
   ·冲突管理的一般策略第92-95页
     ·托马斯二维模式第92-94页
     ·布莱克——穆顿模式第94-95页
   ·基于建构论的冲突管理策略第95-98页
     ·行动建构方面第95-96页
     ·话语建构方面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7章 基于社会建构论的组织冲突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99-114页
   ·组织冲突管理的过程第99-101页
     ·组织冲突的诊断与分析第99-100页
     ·组织冲突管理方案的制定和选择第100-101页
     ·组织冲突管理的实施第101页
     ·组织冲突管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第101页
   ·基于行动建构的组织冲突管理的主要方法第101-108页
     ·结构法第102-104页
     ·谈判法第104-105页
     ·"安全阀"法第105-108页
   ·基于话语建构的组织冲突管理的主要方法第108-113页
     ·沟通法第109-110页
     ·话语控制法第110-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结论第114-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高技术企业专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责效观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