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东南型温室降温智能控制系统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本课题的意义第10-11页
   ·本课题的现状第11-12页
     ·国外温室降温设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1页
     ·国内温室降温设备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第13页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2 下位机硬件设计和实现第14-23页
   ·硬件方案的选择第14-15页
     ·中央处理器的选型第14-15页
   ·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第15-21页
     ·系统的CPU 模块第15-16页
     ·系统供电模块第16页
     ·时钟模块第16-17页
     ·人机交互模块第17-18页
       ·键盘模块第17页
       ·红外遥控模块第17-18页
       ·数码管显示模块第18页
     ·通信接口模块第18-19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19-20页
     ·光照度采集模块第20-21页
   ·系统的总体结构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下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第23-34页
   ·软件设计思路第23-25页
     ·软件结构第23-24页
     ·Wave 模拟仿真器和在线编程软件的简介第24-25页
   ·程序的设计第25-33页
     ·主循环的设计第25-26页
     ·设置模式第26-28页
     ·智能控制模式第28-29页
     ·定时控制模式第29-32页
     ·手动控制模式第32页
     ·四种模式的转换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系统的抗干扰与优化第34-37页
   ·硬件抗干扰措施第34-35页
     ·电路板设计第34页
     ·复位电路设计第34-35页
     ·切断干扰传播路径第35页
   ·软件抗干扰措施第35-36页
     ·利用冗余指令第36页
     ·软件陷阱第36页
     ·设置程序运行监视系统(WDT)第36页
     ·采用软件滤波第36页
   ·预防漏电干扰的措施第36-37页
5 通信系统软件设计第37-45页
   ·通信基本知识第37-40页
     ·串口通信基本接线方法第37页
     ·通信协议的制定第37-40页
   ·下位机通信程序设计第40-43页
     ·初始化设置程序第40-41页
     ·中断服务程序第41-43页
   ·主从机通信程序设计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6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45-52页
   ·上位机的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第45页
   ·上位机的软件实现的软件第45-46页
   ·利用API 函数实现Java 串口通信第46-47页
     ·打开、配置串口第46-47页
     ·关闭串口第47页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第47-51页
     ·数据导入模块第47-49页
     ·曲线显示模块第49-50页
     ·通信模块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7 配电部分及降温设备系统简介第52-54页
   ·强电配电系统第52页
     ·简单说明第52页
   ·降温设备系统第52-53页
     ·通风降温第52页
     ·遮阳降温第52-53页
     ·湿帘/风扇降温第53页
     ·微雾降温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8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结论第54-55页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 A第58-67页
 附录1 上位机界面图及硬件实物图第58-60页
 附录2 现场设备及实验图第60-62页
 附录3 硬件电路原理图第62-64页
 附录4 控制柜电路图第64-67页
附录 B第67-76页
 附录1 系统控制单元操作说明书第67-73页
 附录2 上位机操作说明书第73-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设计
下一篇:生物发酵式猪舍缓解热应激小气候智能化调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