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工具 | 第19-29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资源 | 第19-21页 |
·园林 | 第21-22页 |
·园林多样化 | 第22页 |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提出的背景 | 第22-25页 |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 | 第22-23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3-24页 |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 第24-25页 |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相关理论 | 第25-29页 |
·资源节约节约型社会 | 第25-26页 |
·生态型园林城市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再生设计理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建设目标与实现途径 | 第29-34页 |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建设目标 | 第29-30页 |
·生态化 | 第29页 |
·可持续化 | 第29页 |
·多样化 | 第29-30页 |
·人性化 | 第30页 |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实现途径 | 第30-34页 |
·资源节约 | 第30-32页 |
·园林多样化 | 第32-34页 |
第五章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建设的方法 | 第34-46页 |
·指导原则 | 第34-36页 |
·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 第34页 |
·资源节约,保护再生 | 第34页 |
·以人为本,亲近自然 | 第34-36页 |
·资源节约方法 | 第36-43页 |
·节能方法 | 第36-37页 |
·节材方法 | 第37-39页 |
·节土方法 | 第39-40页 |
·节水方法 | 第40-41页 |
·节地方法 | 第41-43页 |
·园林多样化方法 | 第43-46页 |
·园林植物多样化 | 第43-44页 |
·园林材料多样化 | 第44-45页 |
·空间有限意无限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福州市园林绿化现状概况 | 第46-53页 |
·福州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46-47页 |
·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 第46页 |
·辅山以居,因水而生 | 第46-47页 |
·福州园林发展概况 | 第47-51页 |
·影响福州园林发展的因素 | 第51-53页 |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影响 | 第51页 |
·文化交融的影响 | 第51-52页 |
·地缘关系的影响 | 第52页 |
·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七章 案例分析——福州市江滨公园 | 第53-61页 |
·福州市江滨公园概况 | 第53页 |
·资源节约分析 | 第53-55页 |
·节能措施 | 第53-54页 |
·节材措施 | 第54页 |
·节水措施 | 第54-55页 |
·园林多样化分析 | 第55-58页 |
·园林植物多样化 | 第55-56页 |
·园林用材多样化 | 第56-58页 |
·滨水景观多样化 | 第58页 |
·福州市江滨公园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分析 | 第58-61页 |
·优势 | 第58页 |
·不足 | 第58-6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的理解 | 第61页 |
·福州市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建设中的问题 | 第61-62页 |
·福州市资源节约与园林多样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