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论村镇银行的法律调整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引言第11-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三) 研究目标第12-13页
 (四) 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1. 理论前提第13-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页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与村镇银行运营情况考察第14-20页
 (一)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考察第14-17页
  1. 需求状况考察第14-16页
  2. 供给状况考察第16-17页
 (二) 村镇银行运营情况考察第17-19页
  1. 东宁远东村镇银行运营情况第17-18页
  2. 武都金桥村镇银行运营情况第18页
  3. 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运营情况第18页
  4. 长兴联合村镇银行运营情况第18-19页
 (三) 适于农村金融需求的村镇银行制度构造第19-20页
  1. 村镇银行的定位第19页
  2. 村镇银行制度安排的特点第19-20页
三、村镇银行法律问题诊断第20-32页
 (一)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综述第20-21页
 (二) 村镇银行发起人制度限制了资本金的来源渠道第21-23页
 (三) 现行村镇银行法律制度不能满足村镇银行的营利性要求第23-26页
  1. 与同业者的竞争存在先天劣势第23-24页
  2. 业务经营难以取得规模效益第24-25页
  3. 利率管控难以满足营利性要求第25-26页
 (四) 村镇银行贷款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缺乏第26-30页
  1. 农户和乡镇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第26-27页
  2. 抵押权客体严重不足第27-28页
  3. 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存缺陷第28页
  4.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第28-30页
 (五) 现行村镇银行法律制度难以保证村镇银行支农功能的有效发挥第30-32页
四、国外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借鉴第32-36页
 (一) 孟加拉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第32-33页
 (二) 美国社区银行法律制度第33-35页
 (三) 国外村镇银行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分析第35-36页
  1. 村镇银行应有其专门适用的特别法第35页
  2. 村镇银行法律制度必须能够维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第35页
  3. 村镇银行应有特殊的监管法律制度保证其设立目的的实现第35-36页
五、对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6-46页
 (一) 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应遵循的立法指导思想第36-37页
  1. 保证村镇银行的营利性原则第36-37页
  2. 保证村镇银行的支农性原则第37页
 (二) 完善村镇银行发起人制度和股权结构的法律对策第37页
  1. 取消发起人资格限制第37页
  2. 取消各类出资方的持股比例限制第37页
 (三) 满足村镇银行营利性要求的法律对策第37-39页
  1. 放宽对村镇银行加入支付结算系统的政策管制第37-38页
  2.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38页
  3. 改革财税立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38-39页
  4. 放宽对村镇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第39页
 (四) 创新法律制度,寻求村镇银行贷款风险化解途径第39-43页
  1. 出台征信法律法规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第39-40页
  2. 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第40-41页
  3. 增加农村抵押权客体第41-42页
  4. 建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第42-43页
 (五) 健全村镇银行支农性评价与监管法律制度第43-44页
  1. 出台村镇银行是否满足本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的评价体系第43-44页
  2. 出台村镇银行支农性监管规则第44页
  3. 出台村镇银行支农性激励规则第44页
 (六) 立法鼓励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业务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事会秘书制度研究
下一篇:董事对债权人义务研究--以英国破产法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