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相关理论 | 第10-16页 |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第11页 |
·图底关系理论 | 第11-13页 |
·分形理论 | 第13-14页 |
·联系理论 | 第14-15页 |
·场所理论 | 第15页 |
·系统论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16-18页 |
·小城镇景观肌理探索的目的 | 第16页 |
·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7页 |
·景观 | 第18-20页 |
·城镇景观及城镇肌理 | 第20-22页 |
·小城镇景观肌理及其基本特性 | 第22-25页 |
·景观肌理元素的自相似 | 第23-24页 |
·景观肌理元素的同构 | 第24页 |
·景观肌理元素的原型 | 第24-25页 |
·水网小城镇及其景观肌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物化形象解析 | 第27-38页 |
·两镇的景观概况 | 第27-29页 |
·镇区与镇域 | 第27-28页 |
·小城镇镇区 | 第28-29页 |
·小城镇的形态演变 | 第29-34页 |
·南巡周庄二镇的演变状况 | 第29-33页 |
·二镇的演变趋向 | 第33-34页 |
·存在的特性 | 第34-37页 |
·本质特性 | 第34-35页 |
·形态特质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分形及其组织 | 第38-53页 |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分形 | 第39-46页 |
·分形要素 | 第40-44页 |
·元素组群的组织关系 | 第44-46页 |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原型 | 第46-48页 |
·一处青山四水照(明确的大地景观关系) | 第46-47页 |
·双层网路定基调 | 第47-48页 |
·百年古建藏奥妙(视知觉多样化) | 第48页 |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特性 | 第48-53页 |
·自由可控性 | 第49-51页 |
·复合多样性——多形态的熔体 | 第51页 |
·整体易塑性——阳光与阴影意象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演变 | 第53-59页 |
·影响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演变的因素 | 第53-55页 |
·文化基础 | 第53-54页 |
·聚居形态 | 第54页 |
·工程技术与城镇建设过程 | 第54-55页 |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演变趋势 | 第55-56页 |
·蔓延式生长 | 第55页 |
·伸展式生长 | 第55-56页 |
·混杂式扩展 | 第56页 |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的保护与更新 | 第56-59页 |
·结构的延续 | 第56-57页 |
·原型的延续 | 第57页 |
·意向、风格的延续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水网小城镇景观肌理健康发展的生态方法 | 第59-65页 |
·场所意象控制 | 第59-60页 |
·断面规划等空间格局层面的控制 | 第60-61页 |
·纺锤形立面形象控制 | 第61-62页 |
·管理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