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网络外部性市场理论综述 | 第9-11页 |
·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在位厂商竞争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与在位厂商竞争策略 | 第18-33页 |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界定 | 第18-23页 |
·网络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 第18-19页 |
·网络外部性市场特征 | 第19-23页 |
·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在位厂商采取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8页 |
·传统市场中在位厂商竞争优势 | 第23-24页 |
·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在位厂商竞争优势 | 第24-26页 |
·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在位厂商面临的威胁 | 第26-27页 |
·在位厂商采取策略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在位厂商的主要竞争策略 | 第28-31页 |
·进入遏制 | 第29-30页 |
·进入容纳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在位厂商最优竞争策略组合分析 | 第33-63页 |
·横向差异化模型下的竞争策略 | 第33-42页 |
·扩展的Hotelling 模型描述 | 第34-35页 |
·厂商进行价格竞争阶段 | 第35-38页 |
·厂商进行横向差异化竞争阶段 | 第38-40页 |
·两种情况下在位厂商利润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两种情况下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纵向差异化模型下的竞争策略 | 第42-54页 |
·纵向产品差异化模型假设与构建 | 第42-45页 |
·在位厂商采取限价策略 | 第45-47页 |
·在位厂商采取进入容纳策略 | 第47-50页 |
·两种策略下在位厂商利润比较分析 | 第50-52页 |
·两种策略下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 第52-54页 |
·配件/整机范式下的兼并策略 | 第54-62页 |
·市场结构1:上游垄断、下游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 | 第55-58页 |
·市场结构2:上游寡头、下游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 | 第58-59页 |
·两种市场结构下的在位厂商利润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两种市场结构下的社会福利比较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63-70页 |
·微软案例分析 | 第63-67页 |
·标准竞争 | 第63-64页 |
·差异化竞争 | 第64页 |
·价格竞争 | 第64-65页 |
·兼容性选择 | 第65-66页 |
·兼并选择 | 第66-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