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生态经济的内涵 | 第18-20页 |
·生态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19页 |
·生态经济的本质 | 第19页 |
·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范畴 | 第19-20页 |
·循环经济 | 第20-22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 第20-21页 |
·循环经济的本质 | 第21页 |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范畴 | 第21-22页 |
·绿色经济 | 第22-24页 |
·绿色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3页 |
·绿色经济的本质 | 第23-24页 |
·绿色经济理论的研究范畴 | 第24页 |
·林业产业价值链 | 第24-26页 |
·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林业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范畴 | 第25页 |
·林业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大兴安岭地区概况 | 第27-28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大兴安岭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 第29-34页 |
·大兴安岭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必要性 | 第34-37页 |
·林木采伐主业难以为继的问题 | 第34页 |
·过量采伐造成生态恶化的问题 | 第34-36页 |
·保持国土生态安全的主要功能 | 第36页 |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主导型经济发展规划设计 | 第38-43页 |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原则 | 第38-39页 |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目标 | 第39-40页 |
·生态保护目标 | 第39页 |
·经济发展目标 | 第39页 |
·各项接续产业发展目标 | 第39页 |
·社会发展目标 | 第39-40页 |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 第40页 |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保障措施 | 第40页 |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 | 第40-42页 |
·生态文化旅游业 | 第41页 |
·林木加工业 | 第41页 |
·绿色食品加工业 | 第41-42页 |
·矿产开采和加工业 | 第42页 |
·现代中草药(北药)业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对策与效益预测 | 第43-56页 |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对策 | 第43-54页 |
·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 第43页 |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 第43-48页 |
·发展有特色的绿色经济产业 | 第48-52页 |
·开发北药产业 | 第52-53页 |
·有条件地开发矿产资源产业 | 第53-54页 |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的效益预测 | 第54-55页 |
·生态效益预测 | 第54页 |
·经济效益预测 | 第54-55页 |
·社会效益预测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