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视角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广宗县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 ·国外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国内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2-13页 |
| ·景观结构和功能 | 第12页 |
| ·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 | 第12页 |
| ·等级-尺度理论 | 第12-13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13-14页 |
|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 | 第14-16页 |
| ·景观与土地 | 第14页 |
|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 第14-16页 |
| 3 广宗县基本概况 | 第16-22页 |
| ·广宗县位置及概况 | 第16-19页 |
| ·自然条件概况 | 第16-18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 ·广宗县土地利用情况 | 第19-21页 |
|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划分 | 第21-22页 |
| 4 广宗县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 第22-37页 |
|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方法 | 第22-25页 |
| ·评价模型和方法 | 第22-25页 |
| ·辅助软件 YAAHP | 第25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1页 |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5-26页 |
|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0页 |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0-31页 |
| ·数据采集及数据标准化 | 第31-33页 |
| ·数据采集 | 第31页 |
| ·指标数据标准化 | 第31-33页 |
| ·综合评价及各乡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差异 | 第33-37页 |
| ·综合评价模型---线性加权法 | 第33-34页 |
| ·评价过程及各乡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差异 | 第34-36页 |
| ·全县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 5 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 | 第37-40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 ·广宗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38-40页 |
| ·扩大宣传,增强土地可持续利用意识 | 第38-39页 |
| ·提高土壤肥力及优化水利设施 | 第39页 |
| ·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系统 | 第39页 |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 第39-40页 |
| 6 结束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