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厂配电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第2章 研究课题的基础资料 | 第11-14页 |
| ·厂区简介 | 第11-12页 |
| ·制造厂的布局 | 第11-12页 |
| ·制造厂的自然条件 | 第12页 |
| ·厂区的负荷情况 | 第12-13页 |
| ·供电协议 | 第13页 |
| ·小结 | 第13-14页 |
| 第3章 配电系统方案及理论计算 | 第14-31页 |
| ·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变压器及导线选择 | 第14-20页 |
| ·一号变电所 | 第14-15页 |
| ·二号变电所 | 第15-16页 |
| ·三号变电所 | 第16-17页 |
| ·四号变电所 | 第17-19页 |
| ·五号变电所 | 第19-20页 |
| ·总降压变电所设计和无功功率补偿 | 第20-22页 |
| ·负荷计算 | 第20页 |
| ·无功功率补偿 | 第20-21页 |
| ·总降压变电所电力变压器型号选择及功率损耗 | 第21页 |
| ·导线型号选择 | 第21-22页 |
| ·短路计算 | 第22-30页 |
| ·基准值的确定 | 第22-23页 |
| ·地区变电所的最大容量 | 第23-26页 |
| ·地区变电所的最小容量 | 第26-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31-42页 |
| ·设备选择原则 | 第31页 |
|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备 | 第31-34页 |
| ·总降压变电所一次侧电气设备 | 第31-32页 |
| ·总降压变电所电力变压器T1二次侧电气设备 | 第32-33页 |
| ·总降压变电所电力变压器T2二次侧电气设备 | 第33-34页 |
| ·车间10KV线路电气设备选择 | 第34-39页 |
| ·一号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34-35页 |
| ·二号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35-36页 |
| ·三号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四号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37-38页 |
| ·五号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38-39页 |
| ·母线的选择 | 第39-41页 |
| ·总降压变电所35KV侧母线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总降压变电所10KV侧母线的选择 | 第40-41页 |
| ·避雷器的选择 | 第41-42页 |
| ·35KV进线处避雷器的选择 | 第41页 |
| ·10KV进线处避雷器的选择 | 第41-42页 |
| 第5章 电路系统设计 | 第42-48页 |
| ·10KV高压线路到车间变电所二次侧的继电保护 | 第42-46页 |
| ·一号变电所 | 第42-43页 |
| ·二号变电所 | 第43页 |
| ·三号变电所 | 第43-44页 |
| ·四号变电所 | 第44-45页 |
| ·五号变电所 | 第45-46页 |
| ·总降压变电所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 第46-47页 |
|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 第46页 |
| ·负荷保护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外部保护及接地设计 | 第48-50页 |
| ·防雷设计 | 第48-49页 |
| ·雷电危害 | 第48页 |
| ·防雷设计 | 第48-49页 |
| ·接地保护设计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