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锌的性质和用途 | 第9页 |
| ·锌矿资源 | 第9-10页 |
| ·谷氨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 第10-12页 |
| ·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 | 第10-11页 |
| ·谷氨酸钠的化学性质 | 第11页 |
| ·谷氨酸钠的用途 | 第11-12页 |
| ·锌的冶炼方法 | 第12-17页 |
| ·火法炼锌 | 第12-13页 |
| ·湿法炼锌 | 第13-17页 |
| ·氧化锌矿的处理工艺 | 第17-22页 |
| ·氧化锌矿的选矿工艺 | 第17-18页 |
| ·氧化锌矿的火法处理工艺 | 第18-19页 |
| ·氧化锌矿的湿法处理工艺 | 第19-22页 |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2-25页 |
| ·本课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实验 | 第25-30页 |
| ·实验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搅拌浸出实验 | 第26页 |
| ·电积实验 | 第26-27页 |
| ·沉锌实验 | 第27页 |
| ·分析与检测 | 第27-30页 |
| ·锌的化学分析 | 第27-28页 |
| ·仪器检测 | 第28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碱性谷氨酸钠体系浸出氧化锌矿的热力学分析 | 第30-46页 |
| ·Zn(Ⅱ)-Glu~(2-)-CO_3~(2-)-H_2O体系热力学平衡分析 | 第30-38页 |
| ·热力学数据和平衡方程 | 第30-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 ·实验验证 | 第37-38页 |
| ·Ca、Mg在Zn(Ⅱ)-谷氨酸配合平衡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 第38-44页 |
| ·体系中存在的固-液反应 | 第38-40页 |
| ·热力学数据和模型构建 | 第40-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 ·实验验证 | 第43-44页 |
| ·其他杂质的行为研究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碱性谷氨酸钠体系浸出氧化锌矿的工艺研究 | 第46-56页 |
| ·探索实验 | 第46-47页 |
| ·碱性谷氨酸钠溶液搅拌浸出的条件实验 | 第47-52页 |
| ·反应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谷氨酸钠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页 |
| ·反应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pH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氧化剂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综合浸出条件实验 | 第52-53页 |
| ·浸出液净化条件实验 | 第53-55页 |
| ·锌粉加入量的影响 | 第53页 |
| ·净化时间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净化温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从浸出液中提取锌的工艺研究 | 第56-69页 |
| ·循环浸出-净化-电积提锌工艺 | 第56-61页 |
| ·初始锌离子浓度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第57页 |
| ·谷氨酸钠浓度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电流密度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极距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第59页 |
| ·电解时间对电解后液锌浓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温度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添加剂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 | 第61页 |
| ·浸出液直接沉锌工艺的探索实验 | 第61-67页 |
| ·调节溶液pH直接沉锌工艺的探索实验 | 第62-63页 |
| ·磷酸盐沉锌工艺的探索实验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2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建议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