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砷钴矿提钴新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 ·钴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第10-14页 |
| ·钴的物理性质 | 第10页 |
| ·钴的化学性质及化合物 | 第10-12页 |
| ·钴的主要用途及市场 | 第12-14页 |
| ·钴冶炼资源 | 第14-17页 |
| ·钴冶炼方法 | 第17-29页 |
| ·从含钴矿物中提钴 | 第17-22页 |
| ·从各种钴渣中回收钻 | 第22-26页 |
| ·从含钴废料提取钴 | 第26-28页 |
| ·钴电解 | 第28-29页 |
| ·钴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硫酸浸出 | 第31-46页 |
| ·钴矿浸出热力学分析 | 第31-36页 |
|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 第31页 |
| ·金属-H_2O电位-pH图 | 第31-36页 |
| ·实验原理 | 第36-38页 |
| ·直接硫酸浸出 | 第36-37页 |
| ·硫酸化焙烧-硫酸浸出 | 第37-38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实验原料 | 第38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8-39页 |
|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 ·分析方法及计算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9-44页 |
| ·直接硫酸浸出 | 第39-42页 |
| ·硫酸化焙烧-硫酸浸出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氧化条件下硫酸浸出 | 第46-57页 |
| ·实验原理 | 第46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 ·实验原料 | 第46-47页 |
|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 ·分析与计算 | 第47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7-55页 |
| ·氯酸钠作用下硫酸浸出 | 第47-50页 |
| ·硝酸作用下硫酸浸出 | 第50-53页 |
| ·钴精矿磁选后混酸浸出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含钴浸出液的除杂及沉淀 | 第57-67页 |
| ·实验原理 | 第57页 |
| ·黄钠铁矾法除铁 | 第57页 |
| ·沉钻及氢氧化钴的溶解 | 第57页 |
| ·氢氧化钠对Co(OH)2中杂质锌、砷的去除 | 第57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7-58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57页 |
| ·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8-65页 |
| ·黄钠铁矾法除铁 | 第58-61页 |
| ·沉钴及氢氧化钴溶解 | 第61-62页 |
| ·氢氧化钠对Co(OH)2中杂质锌、砷的去除 | 第62-64页 |
| ·放大实验 | 第64页 |
| ·硫酸钴的制备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硫酸钴溶液深度除杂 | 第67-78页 |
| ·实验原理 | 第67-70页 |
| ·中和除铁、砷 | 第67页 |
| ·氟盐除钙、镁 | 第67页 |
| ·萃取除杂 | 第67-70页 |
| ·实验步骤 | 第70页 |
| ·中和除铁、砷 | 第70页 |
| ·NH_4F除钙、镁 | 第70页 |
| ·P_(204)萃取除杂 | 第70页 |
| ·P_(507)萃取分离钴和镍 | 第70页 |
| ·硫酸钴的制备 | 第70页 |
| ·分析与检测 | 第70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0-77页 |
| ·中和除铁、砷 | 第70-71页 |
| ·氟化铵除Ca、Mg | 第71-72页 |
| ·P_(204)萃取除Zn | 第72-73页 |
| ·P_(204)萃取除Mn | 第73-75页 |
| ·P_(507)萃取分离钻镍 | 第75-76页 |
| ·放大实验 | 第76页 |
| ·硫酸钴的制备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