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设计模式和框架的E&P领域基础中间件研究

作者简介第1-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0页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第15-20页
     ·课题来源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相关术语第16-20页
   ·研究现状与发展第20-33页
     ·面向重用和扩展的软件开发方法第20-24页
     ·通用基础中间件的分类、应用及趋势第24-29页
     ·信息科学技术在油气E&P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第29-33页
     ·设计和开发油气E&P领域基础中间件的必要性第33页
   ·研究范畴与技术路线第33-37页
     ·研究范畴第34-35页
     ·研究路线第35-37页
   ·本文贡献第37-40页
     ·主要成果第37-38页
     ·主要创新第38页
     ·论文组织第38-40页
第二章 油气E&P领域基础中间件的定义、设计与相关实现第40-84页
   ·需求定义第41-46页
     ·面向分布式环境下的开发第41-43页
     ·面向工作流模式的协作开发第43-44页
     ·面向不同协作层级的开发第44-45页
     ·面向空间数据管理的开发第45页
     ·面向高性能并发计算的开发第45-46页
   ·定义与特点第46-51页
     ·通用基础中间件的定义第46-48页
     ·E&P领域基础中间件的定义第48-50页
     ·领域基础中间件的特点第50-51页
   ·油气E&P领域基础中间件的设计第51-61页
     ·设计原则第52-57页
     ·分层体系的设计第57-61页
   ·油气E&P领域基础中间件的关键实现第61-84页
     ·CORBA规范及关键点第62-68页
     ·基于CORBA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第68-70页
     ·通用服务的实现第70-76页
     ·消息通信的实现第76-79页
     ·并发控制的实现第79-84页
第三章 通用应用软件框架的定义、设计与实现第84-100页
   ·应用软件框架的定义第84-87页
     ·领域服务的代理访问第86页
     ·工具箱(类库)的直接调用第86页
     ·MVC的事件驱动第86页
     ·"扩展点"的接口反转第86-87页
     ·KID模型第87页
   ·应用软件框架的设计第87-92页
     ·接口反转第88-89页
     ·MVC框架第89-91页
     ·KID模型第91-92页
   ·应用软件框架的实现第92-100页
     ·框架的实例化机制第92页
     ·框架的事件驱动第92-95页
     ·框架的界面定制第95-97页
     ·框架的数据访问(Mapper模式)第97-100页
第四章 领域实体模型的设计与持久化第100-124页
   ·POSC的数据模型第100-104页
     ·逻辑数据模型定义第100-101页
     ·建模关键点第101-103页
     ·类图定义第103页
     ·模型投影第103-104页
   ·PetroCOVERY的数据模型第104-117页
     ·面向KID模型的建模第105-107页
     ·面向设计模式的建模第107-111页
     ·面向空间数据组织的建模第111页
     ·面向类库开发的建模第111-117页
   ·领域实体的持久化第117-124页
     ·模型映射第118-120页
     ·骨架表的设计第120-121页
     ·持久化的典型设计第121-124页
第五章 空间数据模型的定义与持久化第124-147页
   ·空间数据模型的规范第124-127页
     ·空间数据模型衍变第124-126页
     ·OpenGIS的简单对象规范第126-127页
   ·PetroCOVERY的空间数据模型第127-140页
     ·空间对象建模第127-132页
     ·空间对象的拓扑定义第132-135页
     ·空间对象组织的元数据定义第135-138页
     ·空间对象的空间索引第138-140页
   ·空间数据存储第140-147页
     ·空间属性的存储第140-142页
     ·空间属性的索引第142-144页
     ·空间属性的版本管理第144-147页
第六章 基于PetroCOVERY的含油气检测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第147-174页
   ·地震属性提取技术第147-152页
     ·发展历程第147-148页
     ·地震属性技术的分类第148-150页
     ·基于Biot理论的地震属性技术第150-152页
   ·含油气检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152-163页
     ·系统流程第152-155页
     ·领域计算对象的关键实现(服务器端)第155-157页
     ·含油气检测框架的实现(客户端)第157-163页
   ·含油气检测软件的应用第163-174页
     ·项目背景第163-165页
     ·多学科协作第165-166页
     ·含油气检测分析第166-174页
第七章 结论第174-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下一篇:数字地球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