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企业 | 第12-13页 |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 | 第13-14页 |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4-15页 |
·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 | 第14-15页 |
·养老保险的发展时期 | 第15页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 | 第15页 |
·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述评 | 第15-19页 |
·福利经济学的养老保险理论 | 第15-16页 |
·国家干预主义的养老保险理论 | 第16-17页 |
·自由主义理论 | 第17页 |
·中间道路理论 | 第17页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9-36页 |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情况 | 第21-28页 |
·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21-22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 第22-23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执行情况 | 第23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存的问题 | 第23-28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页 |
·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改革的探索 | 第28-36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状况 | 第28-33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效及问题 | 第33-34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的反思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47页 |
·德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36-38页 |
·德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36-37页 |
·德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第37-38页 |
·美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38-40页 |
·美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38-39页 |
·美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第39-40页 |
·英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40-42页 |
·英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40-41页 |
·英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 第41-42页 |
·智利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42-43页 |
·智利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42页 |
·智利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私有化改革 | 第42-43页 |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7页 |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的共同规律 | 第43-45页 |
·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我国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47-53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47页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 | 第47-49页 |
·实现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对接 | 第48页 |
·构建多层次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 | 第48-49页 |
·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9页 |
·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 第49-50页 |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第49页 |
·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 第49-50页 |
·养老保险的一体化的原则 | 第50页 |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第50页 |
·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 | 第50-53页 |
·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 第50-51页 |
·完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统筹机制 | 第51页 |
·理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体制 | 第51页 |
·提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 第51-52页 |
·建立具有事业单位特色的职业年金制度 | 第52页 |
·加快社会保险立法步伐使改革有法可依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