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免疫和模糊关联规则的入侵检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入侵检测概述 | 第11-16页 |
·入侵检测概念和分类 | 第11页 |
·入侵检测原理和框架 | 第11-12页 |
·入侵检测方法 | 第12-14页 |
·误用入侵检测 | 第12-13页 |
·异常入侵检测 | 第13-14页 |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 | 第14页 |
·入侵检测不足和趋势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人工免疫系统 | 第16-24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生物机理 | 第16-18页 |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 第16-17页 |
·免疫应答原理 | 第17页 |
·免疫记忆 | 第17-18页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18-21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设计和一般步骤 | 第18-19页 |
·基本免疫算法分析 | 第19-21页 |
·免疫危险模型 | 第21-23页 |
·免疫危险理论的提出 | 第21-22页 |
·危险理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架构 | 第24-29页 |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架构设计 | 第24-26页 |
·入侵检测子代理的框架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系统具体设计 | 第29-37页 |
·抗原和抗体的表示 | 第29页 |
·初级检测器的构造 | 第29-32页 |
·基于fcm 的模糊关联规则库构建 | 第29-31页 |
·初级检测器的挖掘过程 | 第31-32页 |
·免疫识别过程 | 第32-33页 |
·危险信号表示 | 第33-34页 |
·检测器的淘汰和记忆检测器的生成 | 第34-35页 |
·系统检测流程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数据源选取 | 第37-38页 |
·参数选取和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