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地县城绿地系统结构特征的数量化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 第9页 |
·景观格局 | 第9-10页 |
·县城与城市规模 | 第10-11页 |
·城市形态与绿地结构 | 第11-12页 |
·不同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5页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第15-16页 |
·城市规划 | 第16页 |
·流域生态学 | 第16-17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7-20页 |
·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展望 | 第18-20页 |
2. 引言 | 第2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规模扩展 | 第20页 |
·山地县城资源、环境、人口条件约束下的城镇化 | 第20-21页 |
·山地县城的生态敏感性 | 第21-22页 |
·山地县城的特点与发展的必然性 | 第2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37页 |
·项目区景观特征分析 | 第24-26页 |
·项目点景观变化对比分析 | 第26-31页 |
·项目点景观总体特征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流域区位特征 | 第26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6-27页 |
·道路交通特征 | 第27页 |
·生态、旅游特征 | 第27-28页 |
·项目点景观要素特征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地理位置 | 第28-29页 |
·气象条件 | 第29页 |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特征 | 第29-30页 |
·水文 | 第30页 |
·植被 | 第30-31页 |
·自然及人文资源 | 第31页 |
·交通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7页 |
·资料来源与数据获取 | 第32-33页 |
·资料来源 | 第32页 |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数据提取与数据分析 | 第33-35页 |
·数据提取技术路线 | 第33页 |
·数据提取与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归纳推理与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7-67页 |
·项目区三县城城市性质与绿地结构分析 | 第37页 |
·项目区三县城地形特征与城市形态分析 | 第37-43页 |
·豫西山区小城镇城镇形态总体分析 | 第37-39页 |
·栾川城市形态分析 | 第39-40页 |
·嵩县城市形态分析 | 第40-41页 |
·伊川城市形态分析 | 第41-43页 |
·县城规模形态与绿地结构共轭性分析 | 第43-46页 |
·城市规模与形态 | 第43-44页 |
·城市规模与绿地结构 | 第44-45页 |
·城市形态与绿地结构 | 第45-46页 |
·项目区绿地结构特征分析 | 第46-52页 |
·绿地结构特征研究内容 | 第46-48页 |
·城市绿地类型结构特征 | 第46-47页 |
·城市绿地尺度结构特征 | 第47-48页 |
·城市绿地布局结构特征 | 第48页 |
·栾川、嵩县、伊川绿地结构特征定性分析 | 第48-52页 |
·栾川绿地系统特征 | 第49-50页 |
·嵩县绿地系统特征 | 第50-51页 |
·伊川绿地系统特征 | 第51-52页 |
·项目区绿地结构特征的数量化分析 | 第52-67页 |
·绿地结构特征的参数确定 | 第52-54页 |
·项目区绿地结构的数量化特征 | 第54-67页 |
·指标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类型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尺度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 第58-64页 |
·布局结构特征参数对比分析 | 第64-6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7-73页 |
·山地县城绿地系统结构的特征与发展对策分析 | 第67-68页 |
·山地县城绿地结构总体特征 | 第67页 |
·山地县城绿地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第67-68页 |
·合理把握小城镇不同尺度空间的绿地系统构建 | 第68-69页 |
·合理制定小城镇不同绿地类型的功能尺度 | 第69-73页 |
·生态尺度 | 第69-70页 |
·防灾避难尺度 | 第70页 |
·交往游憩尺度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英文摘要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