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一、本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 第12-15页 |
二、对现有理论的评价 | 第15-17页 |
三、本文研究方法、范围及基础 | 第17页 |
四、本论文的体系安排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介绍 | 第19-36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一般概念 | 第20-31页 |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对象 | 第20-21页 |
二、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和狭义的私募股权投资 | 第21-24页 |
三、中国法律环境中的混合使用 | 第24-28页 |
四、私募股权投资的一般结构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 | 第31-36页 |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国际化背景 | 第31-32页 |
二、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阶段 | 第32-36页 |
第二章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属性和法律环境 | 第36-49页 |
第一节 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金融服务的结合 | 第36-41页 |
一、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表现 | 第36-38页 |
二、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金融服务属性 | 第38-40页 |
三、吸引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法律环境 | 第41-49页 |
一、法律环境的作用 | 第41-45页 |
二、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原则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第49-78页 |
第一节 市场准入的法律框架 | 第50-56页 |
一、《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第50-51页 |
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 第51-52页 |
三、《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 | 第52-53页 |
四、《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 | 第53-56页 |
五、《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 | 第56页 |
第二节 几种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准入的特殊形式 | 第56-70页 |
一、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 | 第56-62页 |
二、外商投资性公司 | 第62-67页 |
三、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 第67-70页 |
第三节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法律制度 | 第70-78页 |
一、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特征 | 第70-74页 |
二、外商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法律风险 | 第74-78页 |
第四章 离岸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法律制度 | 第78-91页 |
第一节 离岸模式的法律特点 | 第78-84页 |
一、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 | 第78-80页 |
二、离岸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和特点 | 第80-84页 |
第二节 外资人民币基金法律问题 | 第84-91页 |
一、离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障碍 | 第84-86页 |
二、在岸模式前景 | 第86-89页 |
三、案例分析——凯雷复星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企业组织形式 | 第91-131页 |
第一节 有限合伙形式 | 第91-94页 |
一、有限合伙的一般法律特点 | 第91-92页 |
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特征 | 第92-94页 |
第二节 中国法律环境下的可行选择 | 第94-108页 |
一、外商投资企业法和企业组织法 | 第94-96页 |
二、公司制外资创业投资企业的特点 | 第96-98页 |
三、非法人制外资创业投资企业的特点 | 第98-103页 |
四、外商投资创业企业体现的外资立法冲突 | 第103-105页 |
五、内外资创业投资企业比较? | 第105-108页 |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108-120页 |
一、有限合伙制的争议 | 第108-112页 |
二、有限合伙制的制度优势 | 第112-117页 |
三、有限合伙制的经济优势 | 第117-120页 |
第四节 有限合伙法律的改进 | 第120-131页 |
一、有限合伙基金的设立 | 第120-122页 |
二、有限合伙人“安全港条款” | 第122-125页 |
三、普通合伙人信义义务的协议排除制度 | 第125-131页 |
第六章 投资者保护法律问题 | 第131-158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工具选择 | 第132-141页 |
一、可转换优先股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2-135页 |
二、可转换优先股的优点 | 第135-137页 |
三、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可转换优先股 | 第137-140页 |
四、在公司法上创设可转换优先股的必要性 | 第140-141页 |
第二节 中国法下可转换优先股的法律风险 | 第141-158页 |
一、估值条款 | 第142-145页 |
二、估值调整条款 | 第145-147页 |
三、优先认购权条款 | 第147-148页 |
四、优先分红权 | 第148-149页 |
五、优先清算权 | 第149-150页 |
六、反稀释条款 | 第150-153页 |
七、知情权 | 第153-154页 |
八、共同出售权和拖带权 | 第154-155页 |
九、回赎权 | 第155-158页 |
第七章 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立法的完善与结语 | 第158-171页 |
第一节 完善市场准入法律 | 第159-164页 |
一、统一市场准入法律 | 第159-162页 |
二、减少过于随意的产业政策 | 第162-164页 |
第二节 完善企业组织法律 | 第164-168页 |
一、合并内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组织法律 | 第164-166页 |
二、完善优先股制度 | 第166-168页 |
第三节 结语 | 第168-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7-178页 |
后记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