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英文缩略词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48页 |
第一节 肾素-TGF-β1途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 第15-22页 |
·肾素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引起TGF-β1的上调进而引起肾脏纤维化 | 第16页 |
·非血管紧张素依赖,肾素与TGF-β1共调节促进肾脏纤维化 | 第16-18页 |
·肾素/肾素原受体对肾素、肾素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肾素三种促肾纤维化途径都是通过TGF-β1起作用 | 第19页 |
·TGF-β蛋白结构特征和信号途径 | 第19-22页 |
第二节 中医药防治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 第22-27页 |
·能够引起系膜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 | 第22-23页 |
·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理念及常用中药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同型半胱氨酸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致病中的作用 | 第27-32页 |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 | 第27-28页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 | 第28-29页 |
·同型半胱氨酸的危害 | 第29-31页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方法 | 第31-32页 |
·中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认识与对策 | 第32页 |
第四节 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学作用 | 第32-41页 |
·DNA甲基转移酶 | 第33-37页 |
·DNA甲基化的特点 | 第37-39页 |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39-41页 |
·DNA去甲基化作用 | 第41页 |
第五节 尿毒清颗粒及其研究进展 | 第41-45页 |
第六节 研究目的意义、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45-48页 |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 第45页 |
·本文选题依据 | 第45-4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46-48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8-80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试剂和仪器 | 第49-54页 |
·仪器设备 | 第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溶液配制 | 第50-54页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54-80页 |
·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检测 | 第55页 |
·Hcy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第55-56页 |
·HE染色和TGF-β1免疫组化检测 | 第56-58页 |
·SYBR Green Real-time FQ-PCR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及其下游基因mRNA的变化 | 第58-63页 |
·大鼠肾皮质基因组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 | 第63-69页 |
·大鼠肾皮质DNA TGF-β1启动子MSP分析 | 第69-7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79-8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80-108页 |
第一节 动物模型 | 第80-87页 |
·模型大鼠外型及肾脏的形态特征 | 第80-83页 |
·HE染色结果 | 第83-87页 |
第二节 生化指标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 | 第87-93页 |
第三节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第93-95页 |
第四节 SYBR GREEN REAL-TIME FQ-PCR检测结果 | 第95-99页 |
·SYBR Green Real-time FQ-PCR检测结果 | 第95-97页 |
·SYBR Green Real-time FQ-PCR定量分析 | 第97-99页 |
第五节 MSAP检测结果 | 第99-106页 |
·DNA的提取结果 | 第99页 |
·酶切结果 | 第99-100页 |
·三组大鼠肾皮质基因组DNA总甲基化率的变化 | 第100-104页 |
·MSAP差异片段测序分析结果 | 第104-106页 |
第六节 MSP检测结果 | 第106-10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08-125页 |
第一节 尿毒清颗粒通过抑制TGF-B1及其下游基因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 第108-111页 |
第二节 大鼠肾皮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 | 第111-112页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出现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与危害 | 第112-115页 |
第四节 基因组DNA甲基化降低是同型半胱氨酸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机制之一 | 第115-121页 |
第五节 尿毒清颗粒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协同治疗作用机理 | 第121-124页 |
第六节 后续的研究 | 第124-12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个人简历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