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水性聚氨酯的概述 | 第14-15页 |
1.2 染料化学 | 第15页 |
1.3 分子光吸收与分子发光 | 第15-17页 |
1.3.1 分子发光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1.3.2 荧光的量子产率 | 第17页 |
1.4 高分子染料的合成方法 | 第17-18页 |
1.5 水性聚氨酯高分子染料 | 第18-20页 |
1.5.1 蒽醌类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 | 第19页 |
1.5.2 偶氮类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 | 第19页 |
1.5.3 功能发色体类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 | 第19-20页 |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羧酸型水性聚氨酯黑色高分子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2.2.2 分散重氮黑 3BF型水性聚氨酯(WPU-DDB-3BF)的合成 | 第23-25页 |
2.3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4 WPU-DDB-3BF表征及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2.4.1 WPU-DDB-3BF分子链结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4.2 WPU-DDB-3BF核磁分析 | 第27-28页 |
2.4.3 WPU-DDB-3BF分子量分析 | 第28页 |
2.4.4 WPU-DDB-3BF薄膜的热分析 | 第28-30页 |
2.4.5 WPU-DDB-3BF涂层织物表观得色量与断裂伸长率分析 | 第30-32页 |
2.4.6 WPU-DDB-3BF涂层织物折皱回复角与透气性分析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5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第35-39页 |
3.2.1 原料和仪器 | 第35页 |
3.2.2 分散红11水性聚氨酯(WPU-DR11)的合成 | 第35-37页 |
3.2.3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第37-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3.3.1 WPU-DR11分子链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3.3.2 WPU-DR1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3.3.3 WPU-DR11薄膜的热分析 | 第41-43页 |
3.4 WPU-DR11的荧光特性 | 第43-46页 |
3.4.1 增强荧光 | 第43-45页 |
3.4.2 荧光强度的温度效应 | 第45-46页 |
3.5 WPU-DR11的染色性能 | 第46-51页 |
3.5.1 WPU-DR11的热迁移倾向 | 第46-47页 |
3.5.2 WPU-DR11薄膜的耐溶剂性 | 第47页 |
3.5.3 颜色属性 | 第47-48页 |
3.5.4 断裂强度保持力 | 第48-49页 |
3.5.5 透气性和折皱恢复角的影响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分散蓝60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 第52-63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第53-54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3页 |
4.2.2 分散蓝60磺酸型水性聚氨酯(WPUs-DB60)的合成 | 第53-54页 |
4.3 测试方法 | 第54-5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4.4.1 分散蓝60型水性聚氨酯的表征 | 第56-58页 |
4.4.2 分散蓝60型紫色水性聚氨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8页 |
4.4.3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 第58-59页 |
4.4.4 水性聚氨酯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4.4.5 DB60-WPU乳液的荧光性质 | 第60-61页 |
4.4.6 DB60-WPU薄膜的热迁移特性 | 第61页 |
4.4.7 水性聚氨酯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