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家庭、婚姻道德论文--婚姻道德论文

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文化建构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5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23页
    三、研究方法第23页
    四、研究思路第23-24页
    五、本文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一章 文化:婚姻伦理的价值本体第25-38页
    一、文化第25-29页
    二、伦理第29-32页
    三、婚姻伦理第32-34页
    四、文化、伦理、婚姻伦理之间的关系第34-38页
第二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第38-68页
    第一节 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第38-47页
        一、儒家文化概述第38-40页
        二、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和婚姻伦理第40-45页
        三、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的评述第45-47页
    第二节 近代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第47-54页
        一、近代文化概述第47-50页
        二、近代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和婚姻伦理第50-52页
        三、近代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的评述第52-54页
    第三节 西方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第54-62页
        一、西方现代文化概述第54-56页
        二、西方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和婚姻伦理第56-60页
        三、西方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的评述第60-62页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第62-68页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概述第62-64页
        二、马克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和婚姻伦理第64-65页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伦理的评述第65-68页
第三章 中国现今社会的文化态势:基于多元文化并存的分析第68-86页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中国社会第68-72页
        一、现今中国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形态第68-70页
        二、多元文化在现今中国社会中的存在态势第70-72页
    第二节 中国现今社会的文化态势形成的原因第72-86页
        一、儒家文化在总体弱化态势基础上依然有很大影响的原因第72-75页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在现今中国社会呈现弱化态势的原因第75-79页
        三、西方现代文化在现今中国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第79-82页
        四、后现代文化在现今中国社会初现端倪的原因第82-86页
第四章 中国现今社会的文化态势对婚姻伦理影响第86-113页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与现今中国社会的婚姻伦理第87-94页
        一、儒家文化在现今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第87-88页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今社会婚姻伦理的影响第88-91页
        三、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今社会婚姻伦理的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第91-94页
    第二节 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现今社会的婚姻伦理第94-103页
        一、西方现代文化在现今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第94-95页
        二、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现今社会婚姻伦理的影响第95-100页
        三、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现今社会婚姻伦理的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第100-103页
    第三节 后现代文化与中国现今社会的婚姻伦理第103-113页
        一、后现代文化在中国现今社会中的地位第103-104页
        二、后现代文化对中国现今社会的婚姻伦理的影响第104-108页
        三、后现代文化对中国现今社会婚姻伦理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第108-113页
第五章 中国婚姻伦理的文化建构: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第113-145页
    第一节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113-124页
        一、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依据第114-117页
        二、构建与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相一致的物质基础第117-119页
        三、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现存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第119-124页
    第二节 中国婚姻伦理的文化建构的基本准则第124-138页
        一、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统一:中国婚姻伦理的文化建构的基本准则第124-126页
        二、“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统一”价值准则下的婚姻伦理的内容第126-138页
    第三节 中国婚姻伦理的文化建构的路径保障第138-145页
        一、发挥政府的价值引导作用、完善婚姻伦理传播的政府路径第138-140页
        二、发挥家庭的价值引导作用、完善婚姻伦理传播的家庭路径第140-141页
        三、发挥学校的价值引导作用、完善婚姻伦理传播的学校路径第141-143页
        四、发挥中间组织的价值引导作用、完善婚姻伦理传播的中间组织路径第143-145页
结语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5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整体公平感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员工对上司信任与角色宽度知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