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现状 | 第9-13页 |
第一节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规定 | 第9-10页 |
一、夫妻共同债务源自于夫妻共同生活 | 第9页 |
二、夫妻共同债务并不以婚姻关系存续为前提 | 第9-10页 |
三、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模式 | 第10页 |
第二节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法律规定的缺陷 | 第10-13页 |
一、法律规定过于笼统 | 第10-11页 |
二、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模式尚存立法空白 | 第11页 |
三、夫妻共同债务的定性与责任承担模式的概念混同 | 第11-12页 |
四、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未合理适应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夫妻共同债务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夫妻共同债务的定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夫妻共同债务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一、主体特殊性 | 第14页 |
二、效力对内性 | 第14-15页 |
三、有限连带性 | 第15页 |
第三节 夫妻共同债务问题所涉的法律关系 | 第15-17页 |
一、“外部关系”中的债权相对性原理 | 第15-16页 |
二、“内部关系”中的共同性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共同债务认定中的利益平衡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债权人的债权保护 | 第17-19页 |
一、《婚姻法》中对债权人的保护 | 第17页 |
二、债权人撤销权 | 第17-19页 |
三、债权人代位权 | 第19页 |
第二节 举债人配偶的权益保护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责任承担 | 第21-27页 |
第一节 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基本思路 | 第21-24页 |
一、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 | 第21-22页 |
二、债务相对人的确定 | 第22-23页 |
三、债务利益归属的考量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承担 | 第24-27页 |
一、夫妻共同债务承担上的“内外有别” | 第24-25页 |
二、夫妻内部承担债务中的不同连带责任 | 第25-26页 |
三、夫妻共同债务中债权人的举证责任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完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建议 | 第27-31页 |
第一节 关于虚假夫妻共同债务的建议 | 第27-28页 |
一、诉讼调解中的事实审查 | 第27页 |
二、虚假诉讼的救济途径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举债人配偶权益保护的程序性建议 | 第28-31页 |
一、完善举债人配偶加入债务诉讼的制度 | 第28-29页 |
二、执行中的追加程序规范化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