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背景与问题 | 第6-12页 |
第一节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权利滥用问题出现的法律背景 | 第6-9页 |
第二节 投诉举报权利义务的缺失与职业举报人的出现 | 第9-12页 |
第二章 职业投诉举报类型及其消极社会价值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以食品外部问题为主的职业投诉举报类型 | 第12-17页 |
一、针对食品标签瑕疵的投诉举报 | 第13-14页 |
二、针对影响消费者知情权问题的投诉举报 | 第14-15页 |
三、虚假的投诉举报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从社会效益分析职业举报的消极社会价值 | 第17-21页 |
第三章 滥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权利的社会危害性及规制不足的原因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滥用投诉举报权利对食品行业和行政监管的危害 | 第21-25页 |
一、滥用投诉举报权利对食品行业的危害 | 第22-23页 |
二、滥用投诉举报权利对行政监管的危害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现行法对滥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权利规制不足的原因 | 第25-28页 |
一、《食品安全法》对滥用投诉举报权利规制不足的原因 | 第25-27页 |
二、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对滥用投诉举报权利规制不足的原因 | 第27页 |
三、处理程序对滥用投诉举报权利规制不足的原因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从程序和法律的优化提出治理对策 | 第28-36页 |
第一节 通过程序优化治理滥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权利的行为 | 第28-30页 |
一、建立信息共享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平台 | 第28-29页 |
二、建立跨省市的投诉举报信息共享平台 | 第29-30页 |
第二节 通过法律优化治理滥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权利的行为 | 第30-33页 |
一、区分消费者投诉与社会监督举报的不同处理方式 | 第30-32页 |
二、区分消费者投诉与社会监督举报的不同激励机制 | 第32-33页 |
三、增加投诉举报者承担义务的条款和违反的惩罚措施 | 第33页 |
第三节 其它治理对策 | 第33-36页 |
一、政府鼓励非营利性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团体的发展 | 第34页 |
二、政府加强食品标签的宣传教育与有效利用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