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井钻井磁性导向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外磁感应强度计算方法分析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磁性导向钻井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磁性导向钻井技术现状 | 第13-16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研究路线 | 第17页 |
1.5 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旋转磁源空间磁场特性及测距定位方法研究 | 第19-42页 |
2.1 低频交变旋转磁场分析 | 第19-20页 |
2.2 低频交变旋转磁场导向定位模型分析 | 第20-25页 |
2.2.1 磁性导向定位原理 | 第20-23页 |
2.2.2 磁导向定位模型 | 第23-25页 |
2.3 低频交变旋转磁场导向定位地面模拟实验 | 第25-41页 |
2.3.1 实验方案 | 第25-26页 |
2.3.2 旋磁转速工况参数影响实验 | 第26-30页 |
2.3.3 相对位置导向定位实验 | 第30-41页 |
2.3.4 实验结论 | 第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磁导向系统样机研制及配套软件研发 | 第42-61页 |
3.1 源端近钻头磁钢短节研制 | 第42-44页 |
3.2 定位测量系统设计 | 第44-49页 |
3.2.1 目标端井下系统电路设计 | 第45-48页 |
3.2.2 目标端地面接口箱设计 | 第48-49页 |
3.3 软件系统研发 | 第49-60页 |
3.3.1 空间磁场数据组成 | 第53-55页 |
3.3.2 有效数据提取 | 第55-60页 |
3.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磁性导向连通井轨迹控制技术研究 | 第61-80页 |
4.1 连通井轨迹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第61-72页 |
4.1.1 导向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研究 | 第61-66页 |
4.1.2 连通井井眼轨迹控制误差分析 | 第66-71页 |
4.1.3 连通井井眼轨迹控制工艺研究 | 第71-72页 |
4.2 磁性导向钻井井眼轨迹控制软件开发 | 第72-79页 |
4.2.1 井眼轨道设计模块 | 第72-75页 |
4.2.2 测斜计算模块 | 第75-77页 |
4.2.3 钻头空间位置计算模块 | 第77-78页 |
4.2.4 待钻井眼轨道中靶计算模块 | 第78-79页 |
4.3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磁性导向钻井技术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 | 第80-98页 |
5.1 现场试验技术方案 | 第80-81页 |
5.2 中马U1井 | 第81-89页 |
5.3 DFS-C04-H2井 | 第89-95页 |
5.4 SN06井组 | 第95-97页 |
5.5 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