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1页 |
1.1 乙肝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1.1.1 乙肝的现状 | 第17-20页 |
1.1.2 乙肝所参与的细胞及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 第20-24页 |
1.1.3 乙肝中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 第24-26页 |
1.2 肠道共生菌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 第26-35页 |
1.2.1 肠道共生菌的概述 | 第26-28页 |
1.2.2 肠道共生菌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系 | 第28-31页 |
1.2.3 肠道共生菌对免疫应答的调控 | 第31-35页 |
1.3 肠道共生菌与肝脏免疫的关系 | 第35-39页 |
1.3.1 肠道共生菌维持肝脏免疫耐受 | 第35-36页 |
1.3.2 肠道共生菌与肝脏疾病 | 第36-39页 |
1.4 结语 | 第39-4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1-5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1-44页 |
2.1.1 实验小鼠 | 第41页 |
2.1.2 小鼠单个核细胞分离、纯化相关试剂 | 第41-42页 |
2.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相关试剂 | 第42页 |
2.1.4 细胞培养及刺激的相关试剂 | 第42页 |
2.1.5 生化试剂 | 第42-43页 |
2.1.6 质粒抽提及分子生物学相关试剂 | 第43-44页 |
2.1.7 免疫组化和组织病理染色相关试剂 | 第44页 |
2.1.8 放射性免疫检测相关试剂 | 第44页 |
2.1.9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检测试剂盒 | 第44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44-4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6-57页 |
2.3.1 口服抗生素水清除小鼠肠道共生菌 | 第46页 |
2.3.2 中抽质粒 | 第46-48页 |
2.3.3 高压注射pAAV-HBV1.2质粒构建小鼠HBV转染模型 | 第48页 |
2.3.4 组织HE染色 | 第48-49页 |
2.3.5 组织免疫化学染色检测HBV核心抗原 | 第49-50页 |
2.3.6 放射免疫法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表面抗体(anti-HBs) | 第50页 |
2.3.7 小鼠肝脏、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第50-51页 |
2.3.8 流式细胞术 | 第51-52页 |
2.3.9 MACS纯化细胞 | 第52-53页 |
2.3.10 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 | 第53-54页 |
2.3.11 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连续监测法) | 第54-55页 |
2.3.12 RNA抽提与逆转录PCR | 第55-56页 |
2.3.13 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57-79页 |
3.1 清除小鼠肠道共生菌的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3.2 小鼠HBV转染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3.3 共生菌维持的抗HBV小鼠模型建立 | 第60-62页 |
3.3.1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构建 | 第60页 |
3.3.2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高剂量HBV转染模型中,HBV清除能力无显著变化 | 第60-61页 |
3.3.3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低剂量HBV转染模型中,HBV清除能力显著减弱 | 第61-62页 |
3.4 CD4~+T细胞在共生菌维持的抗HBV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 第62-69页 |
3.4.1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肝脏、脾脏单个核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 第62-63页 |
3.4.2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肝脏、脾脏Treg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无显著差异 | 第63-64页 |
3.4.3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效应性的CD4~+T细胞比例和数量显著减少 | 第64-65页 |
3.4.4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HBV特异性的CD4~+T细胞比例显著减少 | 第65-66页 |
3.4.5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CD4~+T细胞功能减弱 | 第66-67页 |
3.4.6 共生菌促进HBV清除依赖适应性免疫系统 | 第67-68页 |
3.4.7 共生菌促进HBV清除依赖CD4~+T细胞 | 第68-69页 |
3.5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体液免疫应答减弱 | 第69-73页 |
3.5.1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产生anti-HBs能力减弱 | 第69-70页 |
3.5.2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HBsAg阳性小鼠比例显著增多 | 第70-71页 |
3.5.3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生发中心B细胞比例减少 | 第71-72页 |
3.5.4 清除肠道共生菌的HBV转染模型中,Tfh细胞比例减少,应答减弱 | 第72-73页 |
3.6 共生菌载量在CD4~+T细胞依赖的HBV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73-79页 |
3.6.1 单一抗菌素处理不足以延缓成年小鼠清除HBV | 第73-75页 |
3.6.2 TLR2,TLR4,TLR9信号的补充不能促进菌群缺失成年小鼠清除HBV | 第75-76页 |
3.6.3 TLR2/TLR4/TLR9的单一缺陷对共生菌介导的成年小鼠清除HBV无影响 | 第76-79页 |
第4章 讨论与总结 | 第7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3页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3页 |
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103页 |
获得奖励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