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1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4 研究方法及资料 | 第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第1章 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历史背景 | 第18-42页 |
1.1 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机构的建设与调整 | 第18-24页 |
1.1.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建立与调整 | 第18-22页 |
1.1.2 中国心理学会的建立 | 第22-23页 |
1.1.3 高等院校心理学科的调整 | 第23-24页 |
1.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第24-29页 |
1.3 关于科学有无阶级性的争论 | 第29-30页 |
1.4 对苏联巴甫洛夫学说的全面引进和学习 | 第30-34页 |
1.5 “反右派”运动与对心理学家的批判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第2章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 | 第42-66页 |
2.1 开展心理学批判的直接原因 | 第42-44页 |
2.2 心理学批判的过程 | 第44-49页 |
2.3 心理学批判的内容 | 第49-59页 |
2.3.1 对《心理学讲义》的批判 | 第50-55页 |
2.3.2 对本系教师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 第55-56页 |
2.3.3 对本系教师学术论文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 第56-59页 |
2.4 心理学批判的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 第59-61页 |
2.4.1 批判的特点 | 第59-60页 |
2.4.2 造成的影响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第3章 1958年其它高校及研究单位对心理学的批判 | 第66-100页 |
3.1 北京地区其他单位的心理学批判 | 第66-78页 |
3.1.1 北京大学的心理学批判 | 第66-73页 |
3.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批判 | 第73-78页 |
3.2 全国其他地区的心理学批判 | 第78-86页 |
3.3 心理学批判运动造成的影响 | 第86-95页 |
3.3.1 心理学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遭受严重破坏 | 第86-88页 |
3.3.2 心理学工作者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 | 第88-92页 |
3.3.3 造成了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 第92页 |
3.3.4 使普通民众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 | 第9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第4章 1959年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和学界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 第100-118页 |
4.1 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 | 第100-102页 |
4.2 心理学界的学术大讨论 | 第102-110页 |
4.3 心理学学术大讨论的特点和意义 | 第110-115页 |
4.3.1 学术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 | 第110-111页 |
4.3.2 “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了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 | 第111-113页 |
4.3.3 促使心理学的发展回归正轨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第5章 1960年代前期(批判低潮时期)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 第118-130页 |
5.1 《科研十四条》和《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 第118-120页 |
5.1.1 《科研十四条》的出台 | 第118-119页 |
5.1.2 《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 第119-120页 |
5.2 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 第120-123页 |
5.2.1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壮大与研究协作 | 第120-121页 |
5.2.2 心理学十年规划的制定和贯彻 | 第121-122页 |
5.2.3 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 | 第122-123页 |
5.3 心理学批判的影响仍然存在 | 第123-126页 |
5.3.1 中央高层对于知识界纠“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 第124-125页 |
5.3.2 心理学界没有完全摆脱大批判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第6章 “文革”期间对心理学的批判 | 第130-160页 |
6.1 “文革”前夕“左”的政治氛围对心理学界的影响 | 第130-135页 |
6.2 “葛陈辩论”——“文革”心理学批判的前奏 | 第135-142页 |
6.3 “文革”期间心理学受到的批判 | 第142-153页 |
6.3.1 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批判 | 第143-149页 |
6.3.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批判 | 第149-153页 |
6.4 “文革”期间心理学批判的特点 | 第153-155页 |
6.4.1 批判者的身份更加复杂 | 第153页 |
6.4.2 批判方式更加无序粗暴 | 第153-154页 |
6.4.3 批判的起伏性和阶段性更加明显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0页 |
第7章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与心理学科的恢复 | 第160-172页 |
7.1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 | 第160-164页 |
7.2 心理学科的恢复 | 第164-168页 |
7.2.1 心理学科研教学单位的恢复和心理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 第164-166页 |
7.2.2 中国心理学会活动的恢复 | 第166-167页 |
7.2.3 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积极开展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2页 |
结语 | 第172-174页 |
致谢 | 第174-1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