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3.1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 | 第11-12页 |
1.3.2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影响 | 第12-17页 |
1.3.3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治理措施 | 第17-18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财务舞弊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2.1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财务舞弊特点及表现形式 | 第20页 |
2.1.2 财务舞弊的后果 | 第20-21页 |
2.2 财务舞弊的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页 |
2.2.2 系统论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财务舞弊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3 金亚科技案例回顾 | 第24-32页 |
3.1 金亚科技背景介绍 | 第24-26页 |
3.1.1 金亚科技公司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1.2 金亚科技被查事件过程 | 第25-26页 |
3.2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手段 | 第26-32页 |
3.2.1 欺诈上市阶段 | 第26-28页 |
3.2.2 侥幸上市后阶段 | 第28-32页 |
4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影响 | 第32-43页 |
4.1 对金亚科技的影响 | 第32-36页 |
4.1.1 侥幸上市且免遭退市 | 第32-34页 |
4.1.2 对公司健康发展造成重创 | 第34-35页 |
4.1.3 公司股价和市值狂降 | 第35-36页 |
4.2 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1 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知情权被侵害 | 第36页 |
4.2.2 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 | 第36-37页 |
4.3 对中介机构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1 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 | 第37-38页 |
4.3.2 会计师事务所受处罚并且审计成本、审计风险提高 | 第38页 |
4.4 对市场其他方面的影响 | 第38-42页 |
4.4.1 金亚科技索赔案件促进司法进步 | 第39页 |
4.4.2 增强监管机构及事务所的责任感 | 第39页 |
4.4.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高 | 第39-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5 防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 | 第43-47页 |
5.1 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 | 第43-45页 |
5.1.1 上市公司应“强身健体、修炼内功” | 第43-44页 |
5.1.2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 第44页 |
5.1.3 政府部门应完善监管措施 | 第44-45页 |
5.2 整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 | 第45-47页 |
5.2.1 提升投资者相关的投资素质 | 第45页 |
5.2.2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 第45-46页 |
5.2.3 加大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 | 第46-47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6.2.1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7-48页 |
6.2.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