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三)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 文章结构框架 | 第17-18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9-21页 |
(一) 旅游业 | 第19-20页 |
(二) 生态文明建设 | 第20-21页 |
(三) 耦合 | 第21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3页 |
(二) 系统理论 | 第23页 |
三、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23-28页 |
(一) 旅游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第23-25页 |
(二) 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正面作用 | 第25-26页 |
(四)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协同共进的重要意义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三大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第28-41页 |
一、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第28-37页 |
(一) 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二) 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 | 第30-33页 |
(三) 旅游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33-36页 |
(四) 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 第36-37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第37-41页 |
(一) 生态环境 | 第37页 |
(二) 经济增长 | 第37-39页 |
(三) 社会发展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的评价:三大区域对比 | 第41-57页 |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 第41-45页 |
(一) 指标数据来源 | 第41页 |
(二) 因子分析法 | 第41-42页 |
(三) 耦合度模型 | 第42-43页 |
(四) 耦合协调模型 | 第43-45页 |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50页 |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5-46页 |
(二)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50页 |
三、两系统协同共进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50-57页 |
(一) 两系统综合评价值地区间差别的原因探究 | 第50-52页 |
(二) 两系统耦合协调系数地域差异的比较分析 | 第52-57页 |
第五章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的建议 | 第57-60页 |
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第57页 |
二、欠发达地区应科学利用自身资源,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 第57-58页 |
三、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投入,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 第58页 |
四、强化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 | 第58-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