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输阻抗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及配电网无功优化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电气距离计算方法 | 第10-11页 | 
| 1.2.2 电网分区 | 第11-13页 | 
| 1.2.3 无功优化算法 | 第13-16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2章 电气距离 | 第17-23页 | 
| 2.1 电气距离概念 | 第17页 | 
| 2.2 基于灵敏度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 2.3 算例分析 | 第20-21页 | 
| 2.4 借鉴启示 | 第21-22页 | 
| 2.4.1 解耦思想 | 第21页 | 
| 2.4.2 功率描述能量传递过程 | 第21-2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基于传输阻抗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 | 第23-36页 | 
| 3.1 广义支路及传输阻抗 | 第23-24页 | 
| 3.2 功率传输关系的双向描述及电气距离定义 | 第24-28页 | 
| 3.2.1 双向功率分量 | 第24-25页 | 
| 3.2.2 正向功率传输关系描述 | 第25-26页 | 
| 3.2.3 反向功率传输关系描述 | 第26-28页 | 
| 3.3 IEEE9节点算例分析 | 第28-35页 | 
| 3.3.1 潮流追踪 | 第28-31页 | 
| 3.3.2 形成供电路径并计算传输阻抗 | 第31-34页 | 
| 3.3.3 电气距离计算结果 | 第34-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电网分区应用 | 第36-48页 | 
| 4.1 IEEE9节点系统分区 | 第36-40页 | 
| 4.1.1 聚类分区 | 第36页 | 
| 4.1.2 分区结果 | 第36-39页 | 
| 4.1.3 调整潮流后的分区结果 | 第39-40页 | 
| 4.2 IEEE39节点系统分区 | 第40-47页 | 
| 4.2.1 潮流追踪形成供电路径 | 第40-41页 | 
| 4.2.2 基于传输阻抗计算电气距离 | 第41页 | 
| 4.2.3 阈值搜索结合动态分散法分区 | 第41-42页 | 
| 4.2.4 分区结果 | 第42-4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电网分区无功优化 | 第48-59页 | 
| 5.1 无功优化问题描述及模型 | 第48-49页 | 
|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与电压控制 | 第49-52页 | 
| 5.2.1 确定适应度函数 | 第49页 | 
| 5.2.2 形成初始解 | 第49-50页 | 
| 5.2.3 遗传操作 | 第50-51页 | 
| 5.2.4 收敛判据 | 第51页 | 
| 5.2.5 遗传算法优化流程图 | 第51-52页 | 
| 5.3 无功优化 | 第52页 | 
| 5.3.1 整体无功优化 | 第52页 | 
| 5.3.2 分区无功优化 | 第52页 | 
| 5.4 算例分析 | 第52-58页 | 
| 5.4.1 整体无功优化结果 | 第53-57页 | 
| 5.4.2 分区无功优化结果 | 第57-5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 6.1 结论 | 第59页 |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