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2.1 系统性风险理论 | 第14-17页 |
2.1.1 系统性风险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2 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 第15-17页 |
2.2 恢复力理论 | 第17-19页 |
2.3 演化博弈理论 | 第19-23页 |
2.3.1 演化博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2.3.2 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范畴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恢复力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 | 第23-31页 |
3.1 金融生态恢复力 | 第23-28页 |
3.1.1 金融生态的构成 | 第23-24页 |
3.1.2 金融生态的功能 | 第24页 |
3.1.3 金融生态适应性循环与稳态迁移 | 第24-27页 |
3.1.4 稳态迁移中恢复力的构成与演变 | 第27-28页 |
3.2 恢复力视角下系统性风险的界定 | 第28-29页 |
3.3 恢复力视角下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 | 第29页 |
3.4 恢复力视角下系统性风险的演化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高恢复力情形下系统性风险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第31-42页 |
4.1 高恢复力情形下金融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31-32页 |
4.2 高恢复力情形下金融主体的行为特点 | 第32-33页 |
4.3 高恢复力情形下金融主体的行为复制动态原理 | 第33-34页 |
4.4 高恢复力情形下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4.5 高恢复力情形下的演化博弈基本模型 | 第35-36页 |
4.6 高恢复力情形下演化博弈基本模型的演绎 | 第36-38页 |
4.6.1 高恢复力情形下不同种群的期望博弈效用 | 第36-37页 |
4.6.2 高恢复力情形下进化微分方程组 | 第37-38页 |
4.7 高恢复力情形下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演化均衡 | 第38-42页 |
4.7.1 高恢复力下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博弈模型的演化均衡 | 第38页 |
4.7.2 高恢复力下金融机构的演化均衡 | 第38-39页 |
4.7.3 高恢复力下监管机构的演化均衡 | 第39-40页 |
4.7.4 高恢复力下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策略组合 | 第40-42页 |
第五章 低恢复力情形下系统性风险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第42-50页 |
5.1 低恢复力情形下金融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42页 |
5.2 低恢复力情形下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2-43页 |
5.3 低恢复力情形下的演化博弈基本模型 | 第43-44页 |
5.4 低恢复力情形下演化博弈基本模型的演绎 | 第44-45页 |
5.4.1 低恢复力情形下不同种群的期望博弈效用 | 第44页 |
5.4.2 低恢复力情形下进化微分方程组 | 第44-45页 |
5.5 低恢复力情形下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演化均衡 | 第45-50页 |
5.5.1 低恢复力下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博弈模型的演化均衡 | 第45页 |
5.5.2 低恢复力下金融机构的演化均衡 | 第45-47页 |
5.5.3 低恢复力下监管机构的演化均衡 | 第47-48页 |
5.5.4 低恢复力下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策略组合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系统性风险演化:演化博弈的仿真 | 第50-60页 |
6.1 演化博弈仿真平台 | 第50页 |
6.2 金融主体策略行为的情景模拟 | 第50-52页 |
6.2.1 多Agent建模的思想 | 第50-51页 |
6.2.2 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演化博弈实验设计 | 第51-52页 |
6.2.3 实验的程序实现 | 第52页 |
6.3 仿真实验结果 | 第52-57页 |
6.3.1 高恢复力情形下仿真的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6.3.2 低恢复力情形下仿真的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6.4 管理启示 | 第57-6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0-6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1-62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2-63页 |
第八章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