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

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8页
        1.3.1 基于植被指数的灾害监测第13-14页
        1.3.2 基于时间序列的灾害监测第14-15页
        1.3.3 基于光谱特征的灾害监测第15-16页
        1.3.4 其他灾害监测方法第16-18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1.1 呼伦贝尔市概况第18页
        2.1.2 东部四个盟市概况第18-19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19-21页
        2.2.1 数据介绍第19-20页
        2.2.2 数据获取第20页
        2.2.3 数据预处理第20-21页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2页
        2.3.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3.2 研究方法第22页
    2.4 实验设计第22-28页
        2.4.1 时间序列分析第22-24页
        2.4.2 农业灾害特征分析第24-25页
        2.4.3 耕地范围提取第25-26页
        2.4.4 旱地与水田的提取第26-27页
        2.4.5 标准化处理第27页
        2.4.6 NDVI分级处理第27页
        2.4.7 灾害信息合并第27页
        2.4.8 噪声消除第27-28页
    2.5 技术路线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3.1 耕地分布情况第29-30页
    3.2 旱地与水田的分布情况第30-31页
    3.3 灾害的分布情况第31-33页
    3.4 精度验证第33页
    3.5 灾害特征分析第33-36页
        3.5.1 各盟市受灾详情第33-34页
        3.5.2 受灾面积遥感指数第34-35页
        3.5.3 受灾面积比值指数第35页
        3.5.4 受灾等级指数第35-36页
4 灾害防治的建议与对策第36-39页
    4.1 营造防护林第36页
    4.2 加强科学管水第36-37页
    4.3 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第37页
    4.4 构建旱灾预警体系第37-39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9-41页
    5.1 结论第39页
    5.2 讨论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浸超声自动检测成像系统研究
下一篇:田间机器人行走底盘的设计研究